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连日来,各地纷纷举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以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我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到烈士们挽救民族危亡、甘愿牺牲一切的大无畏气概。
国庆节前夕,湖南烈士公园内的抗战档案展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展览的另一头,孩子们嬉戏玩耍的笑声与沉重的历史陈列仅一墙之隔。这种鲜明“反差”,并非意味着遗忘,反而恰恰是对烈士的深挚告慰:子孙后代,已经如披荆斩棘的你们所愿,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缅怀烈士的正确姿态,不是简单地让悲伤永驻心间,而是要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并传承好烈士精神。
传承烈士精神,需要具体的载体与仪式。9月28日,湖南桃江,修葺一新的马迹塘战役烈士纪念园内松柏苍翠,覆盖着国旗的十具烈士棺椁在晨光中静默等待。76年前在此血战的英烈,终于踏上了“归队”之路。近年来,通过为革命先烈寻名、寻墓、寻亲,许多烈士的英勇事迹得以重见天日。一双胶鞋、一把水壶、半只搪瓷碗……每一件遗物,都承载着感人的故事。让无名者有名、让牺牲者有家,这些跨越时空的找寻与铭记,正是让历史从冰冷的过往转而滋养当下、启迪未来的强大动力。
尊崇烈士精神,同时直接体现在对英烈亲属的持续关怀。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抗战英雄后代与亲属的现身,为纪念盛典注入了别样的温情与力量。空军参阅队员吉家坤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的后人,赵一曼烈士的孙女陈红作为英烈后代代表登上观礼台,戍边烈士陈祥榕的母亲姚久穗也受邀到现场观礼……我们不仅要铭记长眠地下的烈士,还要关心关爱烈士们的遗孀、亲属等,积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此告慰英烈的在天之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无论走出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路。我们今天所享有的和平与自由,是无数先烈用艰苦卓绝的奋斗、在枪林弹雨中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不能止步于回望历史,也不能让烈士精神停留在我们的追忆之中,而是要将苦难历史与烈士精神转化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不懈求索,推动伟大中华民族走向更辽阔的天地。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