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两个硬道理”的三重逻辑

2025-09-28 11:0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谢爱莲] [责编:刘茜]
字体:【

谢爱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系统思维,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在工作中自觉把发展和安全统一起来,共同谋划、一体部署、相互促进”。这一重要论述,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命题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框架有机结合,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高水平安全也是硬道理”的新时代治国理政新逻辑。

从“单一维度”到“系统集成”的理论逻辑。“两个硬道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发展与安全关系的认识走向成熟。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这是对发展内涵的全面升级。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规模扩张”到“质效提升”,这一转变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更具创新性的是,“两个硬道理”将安全提升到与发展同等重要地位。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构建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11个领域的“大安全”体系,实现了从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的全面覆盖。这种“系统集成”的思维方式,打破了“重发展轻安全”的路径依赖,使发展与安全成为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双轮”。正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强调的,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这既是理论创新的成果,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从“中国实践”到“全球贡献”的价值逻辑。“两个硬道理”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关乎中国自身发展,更对全球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智慧。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我国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与“两个硬道理”形成理论呼应。例如,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我国主导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倡导“科技向善”理念,反对将技术问题政治化,为全球科技安全治理提供了新范式。这种“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理念,打破了西方“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式。

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需要全球协同应对。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截至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21亿千瓦,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了动力。在生物安全领域,我国率先批准《生物安全公约》,建立全球最大的生物样本库,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提供了保障。

从“要素保障”到“动能转换”的实践逻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两个硬道理”展现出强大的现实指导力。

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安全基础。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任务,更是国家安全的物质支撑。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这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在科技创新领域,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连续5年超过2.5%,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有效破解了“卡脖子”问题。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发展进程。国家安全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稳定环境。在政治安全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出台,有力反制了外部势力的干涉;在经济安全领域,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筑牢了国家经济安全防线。特别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我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有力发挥安全治理的制度优势。

总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安全屏障,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开放大学)

责编:刘茜

一审:刘茜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