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锦涛
用餐时间,机关食堂窗口前,传来一声清脆的“叮”声,办事人员完成扫码支付、取餐就餐。公务用餐以往繁琐的签单流程被如今简洁高效的扫码用餐取代,这一转变的背后,源自政策举措的精准发力。自《关于进一步规范省内公务用餐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推行以来,各地通过“扫码吃饭”这个小细节,正悄然推动公务接待大变革,一码“扫”出廉洁高效的好作风。
“码”上管理,让公务用餐“清爽”起来。吃顿饭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关系干部作风建设的大事。过去,公务用餐中存在接待标准不统一、审批程序不规范、费用结算不透明等模糊地带,容易成为“四风”问题的滋生土壤。如今,《措施》推行“湘办通”扫码支付,为每笔公务消费建立电子档案,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可监督。“赋码管理、凭码用餐、线上支付”形成管理闭环,既让用餐流程变得简单透明,也有效遏制了“白条用餐”“隐形接待”等老问题。技术赋能之下,公务用餐真正回归了务实节俭、干净健康的本质。
“码”上减负,让基层干部“轻松”下来。公务接待,曾让很多基层干部压力重重,看似简单的一顿接待餐,背后可能要填好几张单,找好几位领导签字,标准难把握、流程繁琐,一些基层干部因碍于面子而不得不自掏腰包完成接待。现在,所有公务用餐接待信息自动生成、线上审批、即时归档。一“码”不仅扫出用餐清爽,更“扫”除基层干部“碍于面子”而不得不除的心理负担。这背后,节省的不仅是几分钟,更是基层干部被消耗掉的宝贵精力。公务用餐上的减法,实则是优化干部作风的加法。“湘办通”平台上线后,基层干部无需再陷入用餐接待报销琐事的困境,接待单位也不必特殊安排。“码上支付”看似寻常,却是实实在在为基层干部松绑卸压,让其真正告别“餐桌上的形式主义”,真正回归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本位。
“码”上同餐,让层级关系“通透”起来。以往,公务用餐中的特殊安排,无形中强化了层级观念,甚至成为特权思想的直观体现。如今,随着“扫码用餐、同餐同价”的全面推行,湖南多地机关食堂不再区分“领导小灶”和“职工窗口”,领导干部与普通干部同一标准取餐、同一区域就餐、同一平台支付。这种透明统一的用餐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了餐饮上的特殊化安排,不仅使公务消费更加规范,也让层级关系变得简单、干净、通透。公务用餐接待改革传递出强烈信号:干部没有特殊身份,只有共同标准。“扫码同餐”看似平常,却真正从细节上推动了作风转变,让“公平有序”活跃于食堂、体现在餐桌,成为干部共识、交往日常。
公务用餐窗口,亦是观干部作风的“窗口”。一“码”扫出健康餐、干净餐、安全餐。“码”上立规矩,看似是支付方式之变,实则是工作作风之变;“扫”出好作风,看似是小切口层面的技术创新,实则是致力于规范公务接待的硬约束。当扫码声成为食堂里的日常节奏,当平等、透明、廉洁成为共识习惯,清朗和谐的新风,自然而然会在这一餐一饭之间悄然生长。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