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杨兴东
“履职事项清单中配合和收回事项占66%,取消了一大批没有实质意义的信息数据报送、创建示范、评比考核、留痕检查等形式主义事项。”近日,本报记者从省委编办获悉,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自2024年9月以来,在先行试点基础上,全省1947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截至今年7月中旬,清单已全部编制完成并对社会公开发布。编制履职事项清单的过程,本身就是进一步凝聚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共识的过程,当共识具化为清单,治理就有了更强大支点。
在坚持问题导向中凝聚共识。长期以来,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之所以难治,根子不在“马”太小,而在“车”太重。一些部门习惯“责任下放、权力上收”,把“属地管理”异化为“甩锅管理”,于是乡镇“签责任状像收快递”,干不了也得干。表面看是基层乏力,实质是规则失序:谁该干什么、凭什么干、干不好怎么办,缺乏刚性的刻度。规则一旦模糊,治理就滑向“谁嗓门大谁说了算”,基层只能在“无限责任”与“有限资源”之间左支右绌。鉴于此,湖南从“问题清单”抓起:先摸清乡镇(街道)“接不住、管不好”的痛点,再将965项中央明确收回、348项省级明确收回的事项统统“物归原主”,将三分之二的历史“糊涂账”理清弄明,为减负打下良好基础。
在寻找“最大公约数”中具化共识。湖南各地坚持以乡镇(街道)为主、自下而上,通过拟订清单初稿、“三上三下”听取意见、研究论证审定发布等方法步骤,因地制宜形成了基本履职清单、配合履职清单、上级收回清单。省委编办为此先后举办4期专题培训班,对2300余名相关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开展“案例式”教学,培养了一大批编制清单的“明白人”。
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深化“共识”。湖南把清单编制与执行党内法规制度贯通起来,平均每个乡镇(街道)党建履职事项占基本事项20%以上,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细化为“组织建设、宣传思想、统战群团、纪检监察”等20多条具体事项,并进一步细化中央明确的53项“保民生、保安全、保底线”事项,确保重要职责不落空。清单在减负的同时赋能,让基层既知道干什么,也知道怎么干,更知道干不好责任谁来扛。
公布履职事项清单只是起点。相信在清单规范指引下,湖南将加快实现基层治理从“单马拉车”向“众马合辕”深刻变革,基层治理体系将更加顺畅高效。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