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文化自信火炬 书写新时代光影华章

2025-09-08 23:2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雪峰] [责编:兰宇琪]
字体:【

王雪峰

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对电影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在广大电影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为新时代新征程文艺事业,特别是电影艺术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核心要义一脉相承:“坚定文化自信”是立魂之本,“扎根生活沃土”是固基之道,“努力创作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是核心任务,三者统一于“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的光荣使命之中。

坚定文化自信,夯实电影创作的灵魂根基

电影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其能够敏锐捕捉时代精神的强音,深刻反映社会变革的本质,艺术地展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回望中国电影史上的璀璨明珠,从《白毛女》中不屈的“喜儿”到《党的女儿》中忠诚的李玉梅,田华等前辈之所以能塑造这些传世经典,根本在于他们的艺术之根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其精神与情感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始终血肉相连、休戚与共 。电影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生命力源自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自觉坚守。

进入新时代,中国电影人更需深刻领会,自觉肩负起传承文化基因、展现中国审美风范的时代重任。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明积淀、百年的奋斗史诗、七十余年的建设成就、四十余年的改革图景,这波澜壮阔的历史与鲜活生动的实践,是电影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滋养与文化富矿。唯有从璀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思想精华,从气壮山河的革命文化中汲取信仰伟力,从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把握时代强音,电影作品才能真正彰显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禀赋,展现出鲜明的中国气派、中国风骨与中国精神。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为时代立传,为民族铸魂”,在世界影坛上闪耀中华文化自信的璀璨光芒。

扎根生活沃土,汲取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文艺创作最丰饶的土壤和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传世佳作,《红色娘子军》《李双双》《焦裕禄》……无一不是创作者俯下身、沉下心,深入工厂田头、边关哨所,在与人民同甘共苦、心手相连的真切体验中,敏锐捕捉时代气息、深刻洞察百姓心声、用心提炼生活真谛的结晶。

生活,是电影艺术最生动、最深刻的教科书 。正如电影艺术家所言:“我们的根基是人民,从人民当中来,再回到人民当中去”。新时代的电影工作者,必须传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将身心投入现实的火热天地。要走出书斋楼阁,坚决摒弃闭门造车、悬浮于生活的创作倾向,真正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奔向改革发展的最前沿、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最前线、人民奋斗拼搏的大舞台,去细致观察、深刻体验、用心感悟一切鲜活的人物与故事、生动的实践与斗争。唯有如此,电影艺术的根系才能深植生活的沃土,汲取最丰厚、最本真、最持久的养分与力量。只有深刻理解人民的情感和奋斗、期盼与艰辛,电影才能接“地气”、有“温度”、动人心,才能真实描绘社会变迁,真切抒发人民心声。

聚焦时代人民,熔铸精品力作回应崇高使命

电影艺术的生命力与感召力,根本在于其能敏锐捕捉时代精神的磅礴乐章,深刻揭示社会变革的本质规律,并以艺术化的光影语言,生动呈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与昂扬风貌。

我们所置身的新时代,是中华民族迎来历史性伟大飞跃的时代,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这部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时代史诗”,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宏大叙事空间与丰厚精神素材库。电影工作者要勇担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以思想的敏锐性和艺术的表现力,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萃取主题、挖掘题材,倾情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万千气象。一方面,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用光影生动镌刻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创造人间奇迹的壮丽画卷,深刻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磅礴伟力和独特优势;另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视人民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抒写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硕果,深情刻画普通劳动者、建设者、奉献者精神世界的真善美,展现他们身上闪耀的理想之光与奋斗之志。

精品力作的锻造,是思想深邃度、艺术感染力和技术创新力的高度统一。要敬畏艺术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升作品的感染力、传播力与影响力。《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流浪地球》等引发最广泛共鸣、极大振奋民族精神的扛鼎之作,正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并卓有成效的标杆。它们的成功雄辩地证明:只有将深沉的家国情怀、精深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达完美熔铸,高举电影这把精神火炬,才能真正承担起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崇高使命,成为鼓舞和凝聚民族力量的强大引擎。

广大电影工作者务需以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高擎文化自信的思想火炬的同时,将身心沉潜于人民生活的广袤大地,将镜头深情聚焦于时代发展的壮阔潮头,将全部心血倾注于精品力作的匠心锻造。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光影构筑的艺术殿堂里,不断创作出深刻镌刻时代印记、有力彰显中国精神、真诚抒发人民心声的璀璨华章,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征程,贡献磅礴而深沉的光影之力!

(作者系湘南学院副教授)

责编:兰宇琪

一审:兰宇琪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