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艺
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从来不是简单的“打分测评”,而是一趟深入灵魂的“品质探寻”“思想摸索”之旅。既要拨开表象的迷雾,看清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担当上的“真面目”,也需穿透行为的表层,触摸其在大是大非前的“真思想”。唯有把政治素质考察这把“尺子”握得更稳、量得更准,方能在深走实察中考出“真金”、察出“栋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
把牢考察标准,精准画像明方向。考察的标准,是开展考察工作的“风向标”,更是挖掘干部政治品质的“藏宝图”,既能为精准识别干部政治本色提供清晰指引,又能让那些深藏于日常言行中的政治素养真实呈现。要科学设计一系列基于事实、可量化、能追溯的“客观题”,着重从工作实绩中看担当作为,从群众口碑里察宗旨意识,促使政治素质考察从“模糊化、笼统化”迈向“数据说话、事实支撑”。要探索设置更多立足工作、贴近生活、接地气的“主观题”,注重从小事小节上看行事作风,从言谈举止上观个人修养,看是动真碰硬还是欺软怕硬,是有过就改还是屡教不改,推动政治素质考察从“靠感觉、凭印象”转为“按图索骥、对标对表”。
用活考核方式,多维透视察本质。政治素质考察的方式,既要像“放大镜”一样捕捉细节,又要像“透视镜”一般洞察本质,让干部的政治素质在全方位的扫描中尽显本真。于细微处观其行,通过日常走访、谈心谈话、参加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近距离观察干部的言行举止,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有耐心,处理复杂问题时是否有思路,对待个人得失时是否有胸襟。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恰恰是政治素质最真实的流露。于关键处辨真伪,用好重大任务、重大斗争等“试金石”,看干部是否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紧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看干部是否做到公正用权、廉洁用权;结合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等“侧面镜”,综合研判干部在政治上的“健康度”。
激活结果效应,激励担当促成长。考察的最终目的,是把分析研判、结果运用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既要成为选人用人的“指挥棒”,也要成为干部成长的“催化剂”。鲜明树立导向,把考察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等直接挂钩,对政治素质过硬、堪当重任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让“政治上站得稳”成为晋升的“通行证”;对政治素质不合格者,坚决“一票否决”,形成“用对一人、激励一片”的正向效应。精准推动提升,注重结果反馈与转化,对存在政治素质短板的干部,及时进行谈心谈话、批评教育,明确整改方向,将考察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针对性提升干部政治能力。通过“查漏补缺”“精准滴灌”,推动干部在政治历练中不断成长,让政治素质考察真正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助推器”。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