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见习评论员 孙乾丰
又是一年开学季,学子们即将告别暑假,重返校园,此时总伴随着一种复杂的心绪:既有对全新开始的期待、对自我成长的渴望,也有对学业竞争的隐隐忧虑。正因此,在新学期来临之际,我们都期望“神兽”们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曾经,一些家长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所笼罩。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被置于一条单一而狭窄的赛道上。分数、排名、名校,这些几乎成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但教育的本质,从来不只是竞争与筛选。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认知越来越回归本真:尊重成长规律,促进全面发展。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明确要求开齐开足美育课程,音乐、美术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9%,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这些政策导向都在说明,健康的身体、审美的能力,与试卷上的分数同样重要。
教育观念的转变也体现在更科学的学习方式上。理想的教育不是知识的单向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是标准答案的机械记忆,而是注重对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这种告别“题海战术”,由科学探究、社会实践来参与学生教育的做法,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和意义。
一个全面的教育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发展也同样重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表示,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并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这些尝试都在逐步改变过去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虽然观念更新仍需时日,但若多方努力,真正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共识,就能更好地促使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热爱的赛道上发光发热。
新学期不仅是日历上的一个节点,更是教育理念反思和革新的契机。期待新学期能够成为每个孩子探索自我、发现世界的新起点,在这片广阔的“旷野”上,奔向属于自己的远方。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