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建造

2025-08-30 07:5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欧阳金雨] [责编:伍镆]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欧阳金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近日公布。其中提到,发展智能建造,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智能建造”这个词近来成为政策文件的高频词,意味着建筑业正经历一场由传统粗放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刻变革。

常言道:知其所来,方知所往。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建造?一方面是因为过去的建筑模式遭遇发展天花板:农民工年龄偏大,关键工种工人断层现象严重,传统施工高耗能、低效率。而智能建造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在重塑建筑模式。比如,中建三局研发的“空中造楼机”,最快可达到3天完成一个结构层的施工速度,且极大提升了建筑施工的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智能建造还通过物联网监测风险点位,传输实时数据,护航工地施工安全。这种变革不仅缓解了劳动力短缺压力,更带来了质量控制的革命性提升。

眼光向外,国际建筑市场格局也正经历科技驱动的洗牌。美国积极投身建筑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日本小松集团正打造“智能、清洁的未来工地”品牌;德国Hilti推出半自主施工机械……在此背景下,我国推广智能建造有着更宏大的战略考量。如果我们不研发智能建筑技术,海外项目的竞争力将受到影响。

湖南在智能建造方面创下了先进经验,最典型的就是装配式建筑。在效率方面,装配式建筑工厂化预制生产不受天气、场地等因素限制,大幅缩短工期。质量上,工厂智能化、标准化生产严格把控流程,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使建筑构配件精度达到毫米级。同时,装配式建筑践行绿色理念,减少现场施工产生的噪声、粉尘和建筑垃圾,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今年,我省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力争实现产业产值3000亿元。8月28日,省住建厅认定19家单位为第七批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旨在更好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与产业支撑作用。

当然,阻力依然会有——中小企业转型成本高、复合型人才缺口大、技术标准体系尚待完善……但历史经验表明,用机器化、智能化替代人力的产业升级,最终都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和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这场竞赛中,我们的选择不仅将重塑本土建筑市场,更将为全球提供智能建造的“中国方案”。

责编:伍镆

一审:伍镆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