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军
摘要:本论文围绕金融科技背景下证券国企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构建展开研究。通过剖析当前信息化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系统整合性差、人才短缺等现状,阐述金融科技对纪检监察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科学性、整合性、适用性构建原则,并针对性给出破局途径与保障措施,旨在提升证券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效能,推动其适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金融科技;证券国企;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顶层设计
金融科技背景下证券国企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现状
区域发展不均衡:金融科技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影响证券国企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以湖南和浙江对比,浙江已进入数字技术 3.0 阶段,通过智能分析、自动化流程实现监督智能化;湖南仍处于 2.0 及以下层级,仅完成基础数据存储与流程线上化。这种差距阻碍了工作协同,加剧全国范围内信息化水平分化,削弱企业应对金融科技挑战的能力。
系统建设问题突出:证券国企信息系统存在主创性不足与整合性差的问题。一方面,系统研发多围绕局部需求,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功能架构、数据标准不统一,形成信息孤岛,影响部门协同。另一方面,重复建设普遍,资源浪费严重,部分系统因未贴合实际需求,上线后使用频率低、闲置率高,造成资金无效投入。
人才短缺制约发展: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稀缺严重阻碍证券国企纪检监察信息化进程。既懂金融科技又熟悉纪检监察业务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导致难以把握平台建设核心问题,易陷入盲目跟风、技术堆砌的误区,制约企业数字化思维与数字领导力提升。
金融科技对证券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影响
带来的机遇:金融科技为证券国企纪检监察注入新动能。大数据深度挖掘海量数据,通过风险预警模型精准定位异常交易;人工智能实现监督流程自动化,智能识别违规行为并生成报告;区块链以不可篡改特性保障数据安全可信,三者共同提升监督效率与权威性。
面临的挑战:金融科技也带来新挑战。数据安全风险加剧,海量数据面临泄露、篡改隐患,威胁企业声誉与合规性;技术迭代要求纪检人员快速掌握前沿技术,避免能力脱节;金融科技复杂性导致违规行为更隐蔽,对监督技术与分析能力形成更高考验。
证券国企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平台构建需以科学设计为核心,立足金融科技趋势与纪检监察实际需求,通过调研业务流程、监督重点及风险点,结合前沿技术制定系统性架构方案。避免盲目建设,确保功能布局合理、技术适配,支持长期迭代升级,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稳定技术支撑。
整合性原则:通过统一数据标准与接口规范,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整合企业现有系统,消除数据孤岛。实现监督数据集中管理与协同分析,优化业务流程,减少重复环节,提升监督工作效率与资源配置效能。
适用性原则:平台设计需兼顾纪检人员、管理层及普通员工的使用习惯与操作能力,简化界面设计,提供个性化功能模块。同时,预留扩展空间,根据企业发展与用户反馈动态优化,确保平台贴合实际工作需求。
以 “发现眼光” 在差距中找到破局的途径
强化顶层设计:强化顶层设计是解决信息化建设难题的关键。证券国企需成立由高层领导主导,多部门参与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建设目标、方向和路径。需研究金融科技趋势,结合企业战略和纪检监察特点,制定信息化规划。规划时要考虑企业长期需求,统筹平台功能、技术选择和数据管理,解决关键问题。提升数字化思维和领导力,确保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战略一致,为纪检监察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引。
优化系统整合:系统整合是提升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企业应评估并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以实现数据共享。建立数据中台,集中管理监督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提供支持。优化业务协同,简化监督流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整合系统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提高监督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关键。证券国企需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内部,通过培训、交流、实践提升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外部,制定竞争力政策,吸引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确保人才支持。
推动全员参与:推动全员参与是营造良好信息化建设氛围的必要手段。企业应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全体员工深刻认识到金融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与使命以及新质生产力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加强数字化理念的普及,提升全员的数字化意识,使员工充分理解信息化平台建设对企业发展与个人工作的积极意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平台建设,收集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与建议,形成上下一心、共同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全员参与,凝聚企业合力,确保信息化平台建设能够得到广泛支持与应用,在数字革命浪潮中把握发展机遇。
证券国企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构建的保障措施
制度保障:健全的制度是信息化平台建设与运行的重要保障。证券国企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在平台建设、使用与维护过程中的职责与权限,规范项目立项、开发、测试、上线等流程。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建立平台运维管理制度,定期对平台进行巡检、维护与升级,确保平台稳定运行。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制度规范与行为准则,保障平台建设与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
资金保障:充足的资金投入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物质基础。企业应合理安排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维护资金,将其纳入企业年度预算管理。在资金分配上,充分考虑平台建设的不同阶段需求,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建立严格的资金审批与审计制度,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合规、高效。通过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浪费,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
技术保障:技术保障是信息化平台功能实现与性能优化的关键。证券国企应加强与专业技术团队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借助外部技术力量,及时跟踪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应用案例,为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指导与创新支持。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技术团队建设,提升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定期对平台进行技术评估与升级,优化平台功能与性能,确保平台始终保持技术先进性,能够适应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需求。
结语
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构建证券国企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是顺应时代潮流、提升企业监督能力的必然选择。尽管当前信息化建设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系统整合性差、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但通过明确构建原则、实施破局策略、落实保障措施,能够有效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证券国企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需持续优化升级,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的新需求,为企业合规运营、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助力我国金融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一斌. 数字化背景下国企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 上海商业, 2024, (08): 100-102.
[2]葛腾飞. 大数据驱动下金融审计平台构建与实现机制[J]. 国际商务财会, 2023, (10): 76-80.
[3]牛艺耘. 新时期下纪检监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J]. 现代国企研究, 2017, (20): 219.
[4]窦永刚, 黄杰辉. 浅析我国证券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建议[J]. 信息化建设, 2016, (03): 11.
[5]陈奎, 郭歌, 蔡斌. 试析我国证券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电子测试, 2013, (22): 88-89.
作者单位: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责编:洪晓懿
一审:洪晓懿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