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锦涛
近日,2025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会议总结“十四五”时期“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分析研判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湖南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超过5.3万公里,总里程突破20.3万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铺装路率达95%,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5.1万公里,农村交通网络持续优化,群众出行条件显著改善。
城乡融合,交通先行。道路是延伸的繁荣动脉,也是无形的连心桥梁。农村公路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串联城乡、辐射产业、激活乡村的关键纽带。湖南以“四好农村路”为抓手,串起好山好水好生活,持续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生态、文化深度融合,为其“走出去”“引进来”“发展起来”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气和活力,让一条条道路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
出行有好路,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从“泥泞路”“太阳路”到“柏油路”“平安路”,道路的提升,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提升了广大农村居民出行的日常体验。近年来,湖南通过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等工程,已基本实现“组组通硬化路”,农村客运覆盖率、物流通达率持续提升。目光投向湘西大山深处,以往村民去镇上赶集需步行数小时,而如今公交车已开到了村口,抬脚即可上公交;在溆浦县,农村公路的拓宽让校车直达田间地头,让孩子们的上学路更安全、更便捷。道路的延伸、好路的铺就,既缩短了时空距离,也让民心在道路畅通中逐渐贴近,民生温度在出行便利中持续升温。
致富有门路,让兴村富民更有盼头。交通条件的改善,打破了农村资源禀赋与市场流通之间的隔阂。以往“藏在深闺无人识”的特色农产品,如今依托畅通的农村公路和发达的电商网络,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在保靖县,一条条农村公路打通了黄金茶出山的“最后一公里”,带动茶农年均增收超万元;在江永县,依托不断完善的农村路网,香芋、香姜等特产通过冷链物流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早发夕至”。同时,也有不少返乡青年也借助便利交通创业开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和直播带货,真正实现“门口就业、就地致富”。
振兴有出路,让乡村发展更可持续。农村公路如同金丝银线,将三湘大地的美丽村庄、生态景区、文化遗迹串珠成链,推动“交通+旅游”“交通+文化”深度融合。十八洞村,因路而兴,从偏远苗寨一跃成为全国精准脱贫样板村和热门旅游目的地;长沙县青山铺镇至开慧镇红色旅游专线的开通,带动民宿、露营等业态兴起,让村民吃上“旅游饭”。条条道路助力乡村生态价值转化,助推“好风景”变为“好钱景”,让乡村发展更可持续。2024年,湖南省生态旅游接待游客总量2.96亿人次,同比增长4.63%。一路通,百业兴。一条条路,带动一片产业、振兴一地发展、造福一方百姓,“四好农村路”铺就群众幸福路、发展康庄道,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坚实的基础支撑,让群众幸福生活“一路畅通”。
责编:潘华
一审:潘华
二审:印奕帆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