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义珍式”窗口缘何屡禁不止

2025-08-28 09: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银霞] [责编:印奕帆]
字体:【

银霞

近日,有网友反映山东威海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存在“丁义珍式”窗口。该视频显示,检验科工作台前,一名男子蹲在地上,趴在窗口和里面戴口罩的医护人员在沟通。8月25日,该院答复媒体记者,承认缺乏人性化考虑,闻过即改,院方已决定加装对讲机,“患者不用低头,直接对着对讲机讲就行”。(8月26日《现代快报》)

“丁义珍式”窗口出自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懒政的代名词,其特点是窗口低矮,没有椅子,让办事群众不得不弯腰低头,甚至蹲着交流。“丁义珍式”窗口,暴露的是部分机构服务理念的短板。

工作人员回复称,窗口是“2002年按当时行业标准建设”,且“有预留空间、沟通无障碍”。时代在发展,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2002年的标准怎能适配当下患者的就医需求?把“完成基本服务”当成“做好服务”,这种“被动服务”思维,是“丁义珍式”窗口长久存在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丁义珍式”窗口问题屡被曝光。据此前报道,全国多地医院存在“丁义珍式”窗口。之所以“丁义珍式”窗口屡禁不止,还与部分机构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有关。本应是日常工作中肉眼可见的问题,却要在问题暴露后被动补救,而非提前预判、主动优化。

要根治“丁义珍式”窗口,需从“改硬件”转向“改理念”。医疗机构应把“患者为本”从口号落到细节,在设计或改造设施时,多让患者参与意见,而非仅参照行业标准;在日常巡检中,多从患者视角体验流程,主动发现问题;更要建立常态化反馈机制,让患者的不满能及时传达到决策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杜绝“反人性”的服务漏洞,让公共服务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丁义珍式”窗口虽小,却关乎民生大事。它不应成为服务行业的“风景”,而应成为我们改进工作的“警钟”。希望各地各部门能以此为鉴,深刻反思,切实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让群众在每一项公共服务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温暖。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纳溪旅游景区管委会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