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近日,笔者慕名就餐于株洲一家老烧烤店。
老店名不虚传:环境幽雅、菜品可口、食客满堂。引人注目的,还有一片专门为小朋友设置的游乐区。随家长前来的小朋友们在这里游戏打闹,玩得不亦乐乎。据朋友介绍,这片游乐区原来并不存在。因为带孩子就餐的顾客越来越多,孩童吵闹会影响其他客人,还发生过小朋友跑动撞到服务员的事情。老板就势在店内开辟了一片家长抬眼就能看到的游乐区。铺上软垫,放上积木和小滑梯,安排专人看护。就这样,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小天地,父母能安心享受美食,烧烤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这个转变看似简单,却揭示了一个道理:创新往往源于对需求的敏锐洞察,而最大的需求常常隐藏在令人头疼的“麻烦”之中。烧烤店老板的智慧在于,他没有被表象的“麻烦”所困扰,而是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需求。这片小小的游乐区,不仅解决了吵闹问题,更同时满足了多方需求:孩子获得了玩乐空间,家长得到了休息时光,其他顾客享受了安静环境,店家赢得了更多客流。
类似的创新思维,在知名企业中也屡见不鲜。家居巨头宜家就曾面临一个棘手问题:顾客在庞大的卖场中逛累了,往往还没走到收银台就决定放弃购物。宜家没有简单地增加休息长椅,而是创造性地在卖场中开设了餐厅,提供优质肉丸和咖啡等。这个举措,不仅满足了疲劳顾客的需求,更延长了顾客停留时间,增加了消费机会,甚至使餐厅本身成为了宜家的特色招牌。
反观一些企业和机构,在面对问题时往往选择最简单直接的解决方式:禁止、限制或回避。超市购物车没有儿童座椅,家长只能一手抱孩子一手推车;银行排队时间长,却很少考虑带幼儿顾客的特殊需求;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禁止奔跑”“禁止喧哗”的标识,却很少提供释放活力的合理空间。
创新的本质,是用新的方式满足人的需求。烧烤店老板和宜家的案例告诉我们,最好的创新并不一定来自高科技应用,而是来自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关怀。一片游乐区不需要有多高的科技含量,宜家餐厅提供的也是普通食物,但它们都精准击中了用户的痛点,提供了恰到好处的解决方案。
从更广的视角来看,这种创新思维适用于各个领域。企业可以思考如何将客户投诉转化为产品改进机会;公共服务机构可以思考如何将市民的不便转化为服务升级的契机。如果学会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每个令人头疼的“麻烦”,都可能是一个等待被发掘的创新点。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