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福
近日,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热映银幕,四只小妖走出熟悉环境后一路跌撞打怪、升级蜕变的故事,悄然扣动无数年轻心弦。浪浪山,既是妖怪们出发的起点,也象征了某种安全边界的“舒适圈”。它那独特意象,恰如一面澄澈之镜,映照出许多年轻干部成长途中必须翻越的那座无形“浪浪山”,唯有以勇毅为矛,以坚韧为盾,以智慧为翼,才能于担当的熔炉里淬炼出青春芳华。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毅,闯一线、破舒适,直面“浪浪山”。影片里,浪浪山是小猪妖们熟悉却压抑的“牢笼”。小猪妖三年努力难获认可,甚至因微小失误面临生死危机。可即便如此,它仍未选择沉沦,而是鼓起勇气挣脱浪浪山的束缚,踏上充满未知的西行路。对年轻干部而言,“浪浪山”或许是日常工作中重复琐碎的流程,或许是基层环境里艰苦孤寂的生活,又或许是职业发展中难以突破的瓶颈桎梏。但就像小猪妖若留在浪浪山只会继续内耗,年轻干部只有勇敢走出“舒适区”,主动踏入“挑战区”,才能在广阔天地中实现价值。年轻干部要摒弃温水煮青蛙的安逸心态,主动向组织请缨到乡村振兴主战场、基层治理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墩苗”历练,始终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敢闯敢试,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攻坚克难,在直面“浪浪山”的过程中,把“不可能”变为“一定能”。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韧,扛重活、打硬仗,攀爬“浪浪山”。西行路上,小妖怪们的旅途充满坎坷。初出茅庐遭孩童嘲笑,面对老鼠精时自身武力弱小却仍要硬上,抵达小雷音寺又遭遇强大的黄眉大王,无数次陷入困境,却又无数次重新站起。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同样没有平坦大道,必然会遭遇政策落地时的“中梗阻”,政策解读不到位导致群众不理解,甚至会因群众的误解而流下“委屈泪”。面对这些困境,是选择躺平摆烂,还是坚持咬牙硬扛,直接决定着能否跨过成长路上的“坎”。年轻干部要涵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把困难当“磨刀石”,把挫折当“垫脚石”,在开展重点项目时,若遇到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难题,不要轻言放弃,而是像小妖怪们面对危机时那般主动想办法,对接相关部门、寻求专家支持,多方探索解决方案,一步一个脚印推动项目落地,在攀爬“浪浪山”的过程中,锤炼扛重活、打硬仗的硬本领,锻造压不垮、打不倒的强意志。
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智慧,善学习、巧创新,翻越“浪浪山”。西行路上,小妖怪们并非蛮干硬闯。面对老鼠精时,他们没有盲目冲锋,而是分工协作,利用各自优势制定策略;冒用齐天大圣名号时,也懂得借助这一身份的影响力获得双狗洞的欢迎,靠着这些智慧化解了诸多危机。年轻干部在工作中,若只凭一腔热血蛮干,往往会事倍功半。学会用智慧找方法、用创新破难题,才能事半功倍地翻越“浪浪山”。年轻干部要像小妖怪们在西行中不断学习应对危机的方法,既要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把握政策方向,也要学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数字技术等专业知识,弥补能力短板。同时,要敢于打破路径依赖,用创新思维破解工作难题,整合资源、统筹力量,通过部门联动打破信息壁垒,发动群众参与形成共治合力,让翻越“浪浪山”的路走得更顺、走得更快。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浪浪山小妖怪》中的四只小妖,用勇气打破舒适圈,坚韧战胜困境,智慧化解危机,最终实现自我蜕变。年轻干部要以它们为榜样,闯过“舒适区”,扛过“困难期”,在翻越心中“浪浪山”的过程中,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让青春芳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绚丽绽放。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