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评论 | 鞋厚3厘米,何以引补票纠纷

2025-08-19 20:47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伍镆]
字体:【

赵泽琴

近日,上海陈女士带10岁女儿及其同学游环球港乐园,提前购两张98元儿童票(适用1.1-1.4米)。检票时,同学穿厚底洞洞鞋测141厘米需补票,脱鞋复测138厘米达标却遭拒,只好退儿童票补158元学生票。事后投诉,经协调乐园复测达标并退款。这场因鞋厚3厘米引发的纠纷,是儿童福利被僵化身高标准“误量”的缩影。

纠纷根源,在于园方规则模糊与执行机械。乐园未明确身高测量是否含鞋,面对合理复测请求,还以“难道要脱鞋玩”回怼,态度傲慢。3厘米鞋厚差本可化解,却因工作人员固守“穿鞋测量”之说,成了剥夺儿童优惠的理由。这种唯规则论看似维护公平,实则背离保障儿童福利的初衷,让规则沦为卡人工具。

更深层矛盾,是儿童票标准与现实脱节。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12岁儿童身高中位数超152厘米,但部分景区仍沿用1.4米限高线,导致早发育的孩子“年龄是儿童,待遇是成人”。反观铁路儿童票等购票标准,已用6-14岁凭龄购票模式,凭证件快速验证,既避争议又精准锁定福利对象。两相对比,固守身高标准的景区,暴露出规则更新惰性与认知偏差——优惠的核心应为身份,而非身高数值。

要让儿童福利不被“误量”,景区应从短期、长期破局。短期应明确净身高(脱鞋测量)为行业共识,设复核通道,赋予一线人员容差处置权;长期应参考铁路经验,建立“年龄为主、身高为辅”双轨制,6-14岁儿童凭证件享优惠,设1.5米以下身高缓冲区间,还可引入扫码验龄技术。

3厘米鞋高差,丈量的是景区服务理念的差距。儿童票优惠对象是每一位孩子,而非“高个补贴矮个”。当景区规则匹配当代儿童发育水平,服务多份灵活,补票纠纷就会消失。规则是好是坏,关键在于能否守护合法权益与民生温度。

责编:伍镆

一审:伍镆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