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七月以来,来自各行各业的足球爱好者踊跃报名参加“湘超”选拔,全省各市州积极投入备赛工作。赛事虽未开锣,但“株队友”“潭朋友”“岳州军”“国际张”等充满地域特色的昵称,已在湖南人的朋友圈广为流传。为进一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与足球运动精神,长沙市体育局联合市足协于8月4日发起队徽设计评选活动,将“湘超”引发的全民关注推向新的高潮。
票选队徽,是宣传赛事、预热市场的有效手段。正如“苏超”各参赛队伍展现的那样:南京队徽融入辟邪神兽,无锡队徽选用玉飞凤,徐州队徽则突出盾牌元素——每一个设计都独具匠心,巧妙融入自然风光乃至动物图腾,很能体现城市风貌。再看长沙此次参选的五个队徽方案:有的通过五角星展现锐意与张力,有的以天心阁城垛为核心骨架、透露出“硬扎”气质……这些设计充分说明,队徽并非一个简单的标志,而是凝聚着团队激情与荣耀,是城市对自身精神与足球梦想的独特表达,意义非凡。
很显然,我们举办“湘超”的目的,不是打造球员的“个人秀”,而是要致力于将其办成一场全民共享的体育嘉年华。为此,应抓紧落实“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拓宽民众参与渠道。比如可在景区适宜区域设置互动足球装置,方便“亲子游”家庭体验足球竞技乐趣;在商圈策划主题活动、开设球迷集市,引导大家将观赛热情融入日常生活。足球运动的精神内核包括团结、协作、拼搏等方面,它理应属于每一位热爱它的人。
如果说“湘超”是一束聚光灯,那么相关配套活动就像细密的星光,将照亮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湘超”正赛已确定于今年9月至12月在全省范围内举行,时间紧迫,必须加快培育专业化赛事运营机构,推进赛事流程化管理。应制定赛事筹备、执行、评估全流程标准化手册;优化赛事管理,让购票、报名等环节便捷通畅;学习“苏超”办赛经验,探索分层赞助体系,将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转换为品牌提升和经济发展的“增量”。
“湘超”不只是竞技场上的对决,更是城市活力的生动缩影和文化交流的精彩平台。期待大家都能在其中找到归属感与认同感,进而让体育精神浸润三湘大地每个角落。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