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听有声书、通过视频看书、在淘书中社交……年轻人正爱上“花式”阅读。近日,一项面向青年群体的媒体调查显示,受访者的阅读形式和场景呈现多元化:超七成受访者仍购买纸质书,有半数受访者选择购买电子书、充值听书平台等;在阅读场景上,图书馆、书店、书市、书展及读书会均受到青年群体青睐。
阅读形式多样化,是“花式”阅读的显著特征。电子书、有声读物、视频讲书……这些新兴的阅读形式,不仅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效率与娱乐的双重需求,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拓宽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相关行业总营收稳步增长。
此外,“花式”阅读的兴起还体现在阅读内容的跨界融合上。影视与图书的联动,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多元。比如电视剧《繁花》热播,带动其原著小说销量激增。许多年轻观众选择阅读原著,从而更深入理解剧情、感受文字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漫画类读物,也俘获了大量年轻读者的心:《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等书籍,以漫画形式让历史变得通俗易懂,降低了读者的认知门槛。
然而,在享受“花式”阅读带来的便捷与乐趣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浅层次、碎片化阅读问题。数字阅读的快速发展,虽然极大丰富了阅读的形式和内容,但也容易让人习惯于“快餐式”阅读,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沉淀。为此,如何在多元阅读中力求阅读深度,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坚守深度阅读,需要我们在享受新兴阅读生动便捷特质的同时,保持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对文字的敏感触觉。相关平台和企业应加强内容审核与筛选,为读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阅读选择。而作为读者,则应学会在碎片化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让阅读真正成为滋养心灵、提升自我的过程。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疾控中心)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