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婕
近段时间,各地乡村迎来了一群青年朋友。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心怀热爱奔赴“三下乡”之约,以青春的力量浸润乡村发展。
以“爱”为名滋养“田埂上的花”。中南大学医疗小队穿梭于村落,为老人义诊送药、唠唠家常;吉首大学关爱留守儿童小队,在乡村小学搭建起“心灵驿站”,驱散孤独。青春力量的到来,让静谧的土地刹那鲜活。在青年学子的帮助下,老人与久未谋面的子女通上了第一个视频电话,学童打开了知识学习的新天地......盛夏高温,不及青年初衷炽热。青年学子或陪伴在留守老人身边,或守护在天真孩童左右,以热爱回应所需、以热忱帮助所急,每个明媚的笑颜都是对他们最美的礼赞。
带着泥土香的青春总是别样精彩。“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青春脉搏与乡土心跳同频共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文旅志愿服务支队从走访入户开始,记录村民的困惑与期盼;活跃于果园的青年大学生指导果农直播销售,将果实清甜的风吹向“互联网”,拂暖果农心田……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越来越多的“三下乡”青年学子、基层干部、返乡青年活跃在产业帮扶、古村守护中,从知识传递到情感联结,青年人以专业所学回应乡村所需,为乡村注入青春动能,用心书写着“山乡巨变”。
青春“三下乡”,理想绽芳华,这本身就是一场“双向奔赴”。青年成长需要乡村托举,乡村发展更需青年助力。青春“星火”自远方而归,撒向乡村热土,点燃振兴燎原之势;事业“薪火”当生生不息,润泽家乡亲人,用以所学反哺发展。时间不语,自会给以答案。且看,往日求知学童今已长成青年学子,走出家乡而后归于家乡、拥抱家乡、反哺家乡,带着滚烫的理想走进“乡村课堂”,用知识星火点燃沉寂乡土,用滴滴汗水浸润寸寸土地。曾被光温暖的人也终究成为了照亮别人的光,在乡村振兴的沃野上绽放青春芳华,执笔题写下鲜活生动的“青春注脚”。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