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竹篱茅舍、庭院深深;傍林依水、瓜果满园……这是位于长沙近郊的兴马洲上一栋普通民房经过改造后的外围景致。只不过这所民房的临时主人换成了自主创业的蒋先生。蒋先生毕业于中南大学设计学专业,半年前,通过一款名叫“乡兴地图”的全景可视化系统,找到了这所闲置已久的农舍。与房东签订协议后,这里成为了他诗意栖居和工作的乐土。
“乡兴地图”全景可视化系统是一个“90后”团队最新打造的数字平台,旨在以数字化手段整合、重构乡村资源版图。该系统立体展示各地乡村的好屋、好物,对接旅游、旅居、数字移民工作场所等不同需求。目前,其资源整合的触角从长株潭地区向全省各地延伸。
政策红利正为这类创新注入强劲动能。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要求“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长沙正以真金白银开辟试验场:2024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闲置住宅,单个项目最高可获15万元扶持。政策特别鼓励村集体通过自营、出租、入股等方式发展旅游民宿、康养服务等新业态。“乡兴地图”全景可视化系统着力推动的“农房+”模式与之形成深度共振。在政策引导下,浏阳、望城等地的闲置农房正加速转化为“城乡对接、村社互进”的活跃节点。
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多方共赢的新机制。对村民而言,闲置房屋从“负资产”(维护成本支出)变为“现金流”;对村集体而言,通过统一收储、委托运营等方式整合资源,既获取管理收益又壮大集体经济;对城市群体而言,则解锁了“数字游民”的田园办公、“银发族”的康养旅居等新型生活方式。这种多赢格局生动诠释了政策倡导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精髓:以市场化手段激活资源,以数字化桥梁连接城乡。
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撬动乡土中国的关键支点,曾经闭塞的村落正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融入数字洪流。期待更多类似的创新杠杆,助力乡村唤醒“沉睡资产”,在对接城市需求的过程中展示出巨大活力。
责编:刘畅畅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