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发力,为大学生与乡村的“双向奔赴”铺路架桥

2025-07-29 07:3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文娟] [责编:刘畅畅]
字体:【

邓文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可拓展乡村产业,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农村汇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对于增强乡村文化认同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也至关重要。当前在全国各地,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返乡创业,相继出台相关法律和系列政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专门就“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做出具体部署,要求做好返乡入乡人才服务保障工作,鼓励和引导青年入乡发展和就业创业。湖南积极部署“七个一”行动,构建全周期支持体系,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注入强劲动能。

大学生作为“新农人”逐梦沃野,可迸发兴农富农新活力。但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仍面临不少挑战。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返乡创业依然存在偏见,认为是“大材小用”或“没有前途”,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影响其创业热情。面对乡村“熟人社会”“人情社会”,一些大学生选择逃避,不愿意返乡创业。大学生返乡创业也常常面临缺资金、少经验、无资源等困难,难以应对创业过程中的诸多复杂问题。乡村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影响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成功率。

鼓励、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需要大力落实相关政策文件,从政策宣传、硬件建设、创业服务、教育指导等方面多措并举,让大学生愿意返乡,乐于为乡村振兴贡献热情、才智。

加强宣传引导,把好政策、好形势宣传到位。应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宣传返乡创业的好政策。深入挖掘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好故事、好典型,特别是要大力宣传大学生用科技赋能农民、创新推进农业发展的创业故事,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乡村。同时,可在网上打造“一站式”政策服务平台。该平台集合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运营指引、市场研究及金融、税收优惠宣讲于一体,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明晰的政策指南。通过解读、普及政策,让大学生创业心中有底、脑中有策、手上有招。

完善硬件设施,为创新创业提供资源支持。在乡村一线,初创项目有没有良好的孵化、成长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地方政府应加强乡村道路、快递站点、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运输、项目运营提供便利;狠抓网络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场景建设,为大学生的线上业务、数字化创业等提供坚实的技术后盾;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器等创业载体应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免费提供给返乡大学生,以减轻他们创业初期的经济负担。

升级创业服务,为项目落地见效保驾护航。政府应积极筹建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示范基地等创业场地,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农业技术、物流网络、市场开拓、专项补贴、贷款担保及品牌推广等全方位支持,有效降低创业成本。创业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志同道合者相遇前行,是提升创业信心的“内生动力”。可举办就业创业沙龙,采用榜样说、专家解、圆桌碰、心声卡等方式,通过面对面的对话分享、点对点答疑解惑、碰撞式头脑风暴,最大限度降低创业认知门槛和试错成本,共享“避坑指南”,共乘“发展直通车”。

完善教育指导体系,提升创业成功率。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应当将创业教育深度融入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涵盖农业经济、农村综合管理、电子商务及市场营销等,让学生在创业前就能了解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导师指导机制,邀请责任心强、实践经验足、社会形象好的返乡公务员、教师、企业家及扎根乡间的知识分子等,组建大学生返乡创业导师团,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遴选把关,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信息咨询、资源对接等服务,推动优秀创业项目成长落地。

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就业,不仅开辟了个人职业发展的新道路,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多方发力,为大学生与乡村的“双向奔赴”铺路架桥,青春风采将在广大乡村绚丽绽放。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刘畅畅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