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排水治理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与效能提升

2025-07-24 15:2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宓芸] [责编:兰宇琪]
字体:【

宓芸

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作为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其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直接关系民生福祉与城市韧性发展。近年来,各地立足城市排水防涝、污水治理等民生需求,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教育载体、数智赋能转型、深化品牌创建等实践探索,构建起“思想引领—队伍建设—技术赋能—实践转化”的闭环工作体系,为守护城市“水脉”安全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一、基层排水治理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意义

1、筑牢民生底线的政治根基。城市排水系统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思想引领。基层排水治理者通过深化理论武装,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融入防汛排涝、水质改善等具体实践,在管网养护、应急抢险中践行初心使命,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2、驱动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引擎。面对极端天气频发、治理需求升级等新挑战,需以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创新共识。通过党建引领整合技术、人才、数据等资源,推动传统排水向“智慧排水”转型,将“绣花式”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管网监测、隐患排查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红色动能”。

3、构建韧性城市的精神支撑。在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凝聚合力、攻坚克难的关键作用。通过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攻坚队”“防汛先锋岗”,在汛期值守、灾后重建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队伍作风,将思想自觉转化为守护城市安全的强大行动力,彰显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

二、当前基层排水治理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挑战

1、组织覆盖与动态管理的适配难题。排水治理点多、线长、面广,一线职工分散在管网养护、泵站值守等岗位,传统“集中式”组织生活模式难以适应轮班值守、应急抢险等工作特性,存在组织覆盖不全面、学习教育碎片化等问题,部分偏远区域甚至出现“党建空白点”。

2、教育方式与群体特征的匹配不足。对青年技术骨干、老职工、外聘人员等不同群体的思想动态把握不够精准,教育内容多停留在“念文件、学讲话”层面,未能结合排水行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职业特点创新载体,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需求脱节,难以引发情感共鸣。

3、品牌引领与实践转化的效能短板。党建品牌创建存在“重形式轻实效”倾向,部分单位虽打造“排水先锋”“碧水卫士”等品牌,但未能深度融入水质监测、防汛演练等业务场景,先进典型宣传多局限于系统内部,未能通过社区共建、志愿服务等“窗口思政”载体实现社会价值延伸。

4、数智赋能与传统模式的融合壁垒。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尚未形成“线上学习—数据画像—精准施策”的闭环机制,对职工思想动态的分析仍依赖经验判断,未能利用大数据、短视频等技术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覆盖面有待提升。

三、提升基层排水治理领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实践路径

1、以“体系化”建设强化组织引领力。构建“党委统筹—支部攻坚—党员示范”三级责任体系,将党组织建在泵站、管网养护片区等一线单元,依托“党员责任区”实现组织覆盖与业务覆盖双同步。建立领导班子“分片联点”机制,常态化开展“一线党课+技术比武”活动,把组织生活开到防汛现场、项目工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生产、民生服务深度融合。

2、以“精准化”教育增强思想凝聚力。实施“分类施教”工程:对青年职工开展“导师带徒+职业规划”双培养,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技术攻关;为老职工搭建“经验传承工作室”,通过“口述历史”挖掘排水精神谱系;对一线作业人员强化“安全思政”,在应急演练中嵌入纪律教育。同时,建立“思想动态雷达”机制,通过线上问卷、谈心谈话等方式建立职工诉求清单,解决通勤保障、技能培训等实际问题,实现“暖心服务”与“思想引导”双向赋能。

3、以“数字化”转型提升工作穿透力。打造“云端思政”平台矩阵:整合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号资源,将管网养护规范、先进典型事迹转化为动画微课、VR实景党课;开发“智慧党建”系统,通过学习积分、活动打卡等功能激发参与热情,利用数据分析生成职工“思想画像”,为精准施策提供支撑。创新“指尖上的组织生活”,开展“云党日”“线上知识竞赛”等活动,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

4、以“品牌化”实践彰显社会影响力。立足“保障水安全、服务千万家”定位,创建“排水先锋·护城安澜”等特色品牌,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防汛应急、黑臭水体治理等攻坚任务。选树“最美排水人”“党员示范岗”等典型,通过“故事分享会+社区巡讲”传播一线职工“水下清淤”“雨夜排涝”的感人事迹。延伸“党建+志愿服务”链条,组建“排水科普宣讲团”“党员攻坚队进社区”,结合“世界水日”“防汛宣传月”开展惠民服务,让党员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践行初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内部教育”向“社会治理”延伸。

结语:基层排水治理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的关键纽带。需以系统思维破解组织覆盖、教育创新、品牌塑造等难题,才能锻造出一支“政治过硬、技术精湛、作风顽强”的排水铁军,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筑牢思想根基,让党旗在守护城市“血脉”畅通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作者系长沙市城区排水事务中心政工师


责编:兰宇琪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