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随着各省份录取工作启动,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陆续开始。对于录取通知书,各高校很重视,其间蕴含着学校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是一封文化信物。
笼统地看,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分为“两类”。一类是突出历史文脉与文化的赓续。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上,校徽与校训并置,将学校的核心精神作为视觉焦点,再辅以古典铜版画风格、标志性历史建筑以及山水云纹背景,构建了一幅充满人文气息、学术传统与自然之美的“珞珈意象”。一封通知书,引导新同学对学术殿堂的敬仰、对悠久校史的认同。陕西师范大学在守正的道路上“一骑绝尘”,连续19年为新生手写录取通知书。这种“以手传心”的方式,相比于流水线般的模板文本,更显精心雕琢、文化传承的珍贵。
至于另一类,则彰显学科特色与时代使命。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宇宙、梦想、小卫星”为主题,精准体现了在航天、国防科技领域的顶尖地位和雄心壮志。开普勒定律的应用、摩斯密码的隐藏设计,兼具科技感和趣味性。它不仅仅是告知录取结果,更是激发新生对专业领域的兴趣和探索欲。值得一提的是刚刚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蓝红配色的录取通知书上,蓝色部分象征“科技蓝”,代表该校聚焦于网信体系、紧贴现代战场,红色部分则代表该校九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不难看出,这些高校将教诲蕴于创意,引导新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连。
近年来,高校录取通知书“卷颜值”“拼创意”,越来越注重仪式感。除了内容,形式上也不断创新:将校徽、校训融入实用卡套与行李贴;附赠专属药香香氛(如中医药大学),甚至以游戏形式提供生涯导航棋……这些充满温度与想象力的创新,是高校试图用更具温度和想象力的方式,点燃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憧憬。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迎来新学期,又有一批青年即将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愿他们伴着录取通知书上还未散尽的墨香,带着青年的壮志,在新环境中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遇见匠心筑梦的老师,迎来美好壮阔的未来。
责编:伍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