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妮
当前,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深刻重塑着经济社会结构与劳动关系。作为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党的组织覆盖、政治引领和群众基础的巩固拓展,对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新兴领域汇聚了大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青年创业者、技术骨干等充满活力的群体,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必须覆盖的关键地带。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新兴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其党建工作的质量直接关乎县域发展大局。
1.强化思想引领的必然要求。新兴领域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凝聚共识,确保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传导至新兴领域各个角落,引导广大从业人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2.赋能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园区企业、快递物流、电商直播、网约车等新业态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加强党建,能有效整合资源,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县域经济注入“红色动力”。
3.提升治理效能的创新支点。新兴领域从业人员流动性强、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挑战。健全党组织,可有效延伸治理触角,精准把握诉求、化解矛盾、提供服务,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试验田和突破口。
二、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困境
基层在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
1.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够。新兴领域组织中党员数量太少,其中大部分组织关系在村(社区)党组织,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只能采取联合组建的方式。还有部分出资人对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心存疑虑,部分企业因党员数量不足、组织关系复杂、负责人对党建认知偏差等原因,党组织组建率不高,存在不少“空白地带”。即使已建立的党组织,也常因企业快速迭代或经营波动,面临“边建边散”的窘境。
2.党员教育管理成效不够。没有充分考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分布广、类型多、流动性强的特点,只简单的以会议等传统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方法比较单一,组织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同时,由于阵地覆盖不全、学习零散化、激励性不够等原因,在引领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丰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教育效果还不够明显,管理效果不佳。
3.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够。新兴领域人员分散性强、流动性大,难以核实掌握党员身份,部分新兴领域出资人只追求经济、社会效益,对开展党建工作不够重视,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在生产经营中未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由于榜样宣传力度不够,新兴领域党员事迹大多通过转发新闻链接、会议表彰、口口相传等方式传播,影响范围还不够大。
4.党建品牌创建打造不够。打造党建品牌意识不强,工作推进过程中,精力过多侧重于完成党组织组建任务,忽视了其他已建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党务工作队伍配备不够,部分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对党务工作熟悉程度不一,制约党建工作开展,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在品牌探索方面积极性不高。
三、建议对策
破解新兴领域党建难题,需坚持问题导向与创新思维,构建符合新兴领域特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1.抓牢思想引领,精准施策“建”。在新兴领域持续抓好党的精神政策学习培训,举办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组织党员全员轮训,为新兴组织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引领和思想保证。对具备条件的平台企业、重点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依托园区、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党组织。对流动性强的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群体,依托平台企业或区域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或功能型党组织。
2.培育党务人才,拓宽渠道“选”。从企业管理层、技术骨干、优秀青年党员中选拔培养党组织书记。探索选派经验丰富的退二线干部、优秀社区书记担任党建指导员。建立新兴领域党务人才库。联合党校、高校、行业专家,定制开发新兴领域党建实务课程,涵盖新经济、新业态特点、群众工作方法、沟通协调艺术等。发挥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调解矛盾纠纷、引领合规经营、参与社区共建中的作用。鼓励党员从业人员担任网格员、民情联络员,成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3.推进阵地建设,形式多样“管”。推动党组织活动进项目、进团队、进网点。在电商直播间设立“党员示范岗”,在物流车队打造“党员先锋线”,在研发团队成立“党员攻关组”,让党建工作在业务场景中可见、可感、可参与。整合资源,加强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推进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搭建新兴领域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平台,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和行业治理。
4.弘扬企业文化,树立典型“带”。培育积极向上、诚信守法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发展带动企业发展。在新兴领域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突击队,引导党员在技术攻关、服务升级、安全生产中当先锋。建立党组织与管理层沟通协商机制,为企业科学决策建言献策。在企业、行业中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大力推介各类先进典型,广泛组织开展事迹宣传,以此带动党员发展,增强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
5.开展助企行动,办好实事“帮”。深化拓展“党建引领、助力千企”行动,发挥不同行业职能优势,开展企业专项服务活动,助推各项惠企政策精准送达、落实落地,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办成一批好事实事。强化“党建+服务”。 整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站点),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困难帮扶、子女关爱、便捷医疗等“一站式”服务,打造“暖新驿站”。
结语:新兴领域党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又充满前景的战略工程。基层要在组织覆盖上持续攻坚,在工作模式上大胆创新,在作用发挥上务求实效,在机制保障上聚力突破,不断探索符合新兴领域特点规律的党建新路径,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强大“红色动能”,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使党旗在新兴领域的广阔阵地上高高飘扬。
(作者系桃源县国有资产事务中心政工师 )
责编:张岚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