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治玉匠心 推进干部考核

2025-07-16 09:2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思艺]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周思艺

玉雕之妙,在于“图则预其事,工则精其法,用则显其值”。干部考核如同匠人治玉,当以“图纸设计定方向、工艺打磨求精准、成果转化显实效”,让每一位优秀干部都如璞玉般被识其质、尽其才,让干部考核真正成为锻造栋梁的“匠心之法”。

精心精准设计“图纸”,解决考核“考什么”问题。一件精美的玉器,必先有图纸定其形、明其魂。“图纸”设计解决考核的标准、内容,若干部考核的“图纸”模糊笼统,就会导致考核方向跑偏、评价失准,量体裁衣、精准设计,才能让考核“靶心”清晰可见。要坚持政治标准为先,认真对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既看基本面,又看关键点,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廉洁自律、业务能力、岗位考勤、服务态度、个人述职等全方位“望闻问切”,把相对抽象的政治标准“大概念”,细化成看得见、易执行的“细指标”“微操作”。既要有传承“守正”,更要有破局“立异”。以风格各异的“图纸”设计考准不同的综合型干部实际表现,要根据不同考核对象、不同任职岗位,差异化设置考核的内容、措施、重点,建立完善近距离考核、日常考核、分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让每一次干部画像逐一对应评价标准、具体表现,划定红线、规范分值,做到既有共性内容又有个性特点。

精雕细琢优化“工艺”,解决考核“怎么考”问题。玉雕需经切、磋、琢、磨多道工序,反复打磨方能成器,最忌“一刀不慎毁全器”。“知人之道,圣贤所难。”知事识人不能仅靠“一面之缘”,干部考核更不是“一时之功”,要像治玉那样,分步打磨、层层校验,才能避免“临渴掘井”,让干部考核过程经得起推敲。全方位、全过程看干部、评干部,既看“平时”的工作实绩,也看“战时”的应急能力;既看见效快的“显绩”,也看周期长的“潜绩”,确保发现更多兼备实力和潜力的好干部。要科学制定考核评价指标,聚焦中心工作、突出服务大局,根据部门职能、领域覆盖、业务特点建立量化指标、精细措施。同时,注重把以事识人、以事察人、以事评人运用到考核实践全过程,不以“票数”简单评价干部、不以个别负面评价简单定性干部,通过转变考核方法、提升考核质效,从听汇报、看材料、查留痕上挣脱出来,跳出“总结”看“细节”,多到现场看、多去一线听,勾勒出干部更为精准、更贴实际的“立体像”。

精耕细作转化“成果”,解决考核“如何用”问题。玉器的价值,不在束之高阁,而在实用与传承;考核的意义,不在一纸结论,而在激励与成长。要真正在成果转化环节下足功夫,把成果“用”起来,充分发挥出考核结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助推器作用,让前期的“图纸”设计、“工艺”优化的价值落地,转化为选人用人的“风向标”,示范带动更多干部争当先进。在“奖优”上旗帜鲜明树导向,对考核一贯优秀、勇挑重担、表现突出、群众好评的干部在评先选优、职级晋升、提拔重用上予以倾斜,让受累者“受用”,吃苦者“吃香”。在“惩劣”上较真碰硬亮态度,对履职不力、失职失责、慵懒散慢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严肃追责问责,让无为者“让位”,搅局者“出局”。同时,要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帮助在考核中处于末位的干部查找自身不足、改进提升,激发干部自我完善的内生动力,确保人人手上有活、个个肩上有责,营造出奋勇争先、比学赶超,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