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蔚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动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匠心”是一种追求极致的专业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更是一种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各级党组织要大力弘扬匠心精神,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培育更多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打磨专业本领,筑牢人才成才之基。专业能力是人才成长的立身之本。就像能工巧匠需要精湛的技艺一样,栋梁之才必须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这要求我们在培养过程中下足“绣花功夫”,既要避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更要杜绝敷衍了事的应付心理。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扎实推进。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要遵循教育规律,讲究循序渐进,强化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关注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积累,年复一年的不懈努力,真正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涵养品德修为,铸就人才立身之本。德才兼备,方为栋梁;品学兼优,始成大器。在人才培养的伟大工程中,品德教育同样需要匠心精神的滋养和引领。高尚品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慢慢浸润,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逐步提升,这是一个长期过程。抓人才的品德培养,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基础处发力,从勇于担当的责任品格,到诚实守信的做人底线,再到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都需要用心引导、用情培育、用力推进,进而引导各方面人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把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在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培育家国情怀,点亮人才理想之灯。在人才培养的伟大实践中,要用匠心精神培育人才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人才走出行业领域、深入社会基层,亲身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切身体验人民的奋斗历程。引导全面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过程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升华境界。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