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张英
近日,在长沙工作的护士李优下夜班后,带儿子坐高铁回岳阳老家,出站时突然见到一名男子晕倒,并出现呼吸暂停、颈动脉搏动消失等危急症状,她立即冲上前跪地急救,120急救人员也赶到现场,合力挽救了患者生命。李优说,儿子知道妈妈在救人,一直在边上安静等待,看到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后,她心里感到很欣慰。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他人于危急中,李优给儿子上了一堂“身教”课。当孩子看见母亲毫不犹豫俯身救助时,“仁爱”便化作眼前有温度的、真实的存在。“看见”是最深刻的德育课堂,李优的行动也就有了最好的示范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父母和子女的“授”与“受”中,言传身教是潜移默化的教学。古人有言,“言传不如身教”,因为身教往往更具象化,更具冲击力。抽象的道德在鲜活的行为中变得真切可触,孩子在父母日常生活的真实片段中,触摸到那些崇高价值。比如李优的儿子目睹妈妈救人后,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的精神便在他心中有了一个范本,这好过万千空洞的说教。
不可否认,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言传”常常用力过度,“身教”却显得不足。或是只有“言传”而无“身教”,更有甚者,“言传”高大上,“身教”成反面。这又如何让孩子信服?孩子与父母,其实是一种“镜像”关系。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里不得不提到曾子的“杀彘教子”,为了教导孩子诚实无欺,曾子说到做到,堪称家庭教育的一个典范。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什么时候都不会失去意义——家庭教育的最可贵之处,乃是以父母之行塑子女之德。
教育之事,不可谓不大,这也是当下不少家长为之绞尽脑汁的问题。“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在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路上,身教是永恒的命题,而以身教子,小到珍惜一蔬一饭,大到立身立德,都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以行为教化子女,给他们提供成长的方向和成才的道路。
责编:刘畅畅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