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空军
7月8日上午,湖南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长沙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领导小组组长毛伟明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坚持“一个导向”,聚焦抓好“十大重点”,力争实现“三大突破”,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7月8日华声在线)
近年来,湖南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扩容经贸“合作圈”,扩展平台“辐射圈”,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数据显示,湖南与2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有国际友城120对、居全国第7位;去年对“一带一路”沿线贸易额3185亿元,较2013年增长4倍,累计直接利用外资额、新增境外企业数均居中部前列。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湖南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深度参与全球合作的坚定步伐。
作为内陆省份,湖南一度面临开放不足的瓶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湖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依托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湖南不断优化开放通道布局,加快构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等物流大通道的开通,为湖南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岳阳城陵矶港等枢纽节点的加快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湖南的开放能级。
在产业合作方面,湖南紧扣先进制造业强省战略,积极引导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走出去”,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蓝思科技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厂,不仅带动了当地发展,也提升了湖南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此外,湖南还通过举办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湖南)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等高端平台,持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展品牌。
高水平开放离不开制度创新。湖南自贸区的设立,标志着湖南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立足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制度型开放路径,在通关便利化、金融支持、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特别是在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领域,湖南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企业“走出去”夯筑更加坚实的政策保障。
文化软实力也是湖南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湖湘文化底蕴深厚,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铜官窑遗址等文化遗产享誉海内外。湖南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媒体合作、推广地方特色旅游等方式,向世界讲述湖南故事、传播湖南声音。这不仅增强了湖南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深化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面向未来,湖南要继续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项目落地,推动本土企业与国际资本、技术、人才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加强区域协同联动,深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的务实合作,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湘水悠悠,情谊万里。湖南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努力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展现更大作为,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