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民 刘潆檑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肇始于1938年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传承名家学脉,底蕴深厚。作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湖南省最早文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学院拥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文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省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省部级及以上平台,建有文物实验室、文创工作室、博物馆,并与文博单位共建17个实习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立足此基础,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历经十年探索,成功构建并实践了以“史观铸魂”为核心、“三阶能力进阶”为路径、“四链融合赋能”为支撑的育人新范式,有效破解传统历史学人才培养瓶颈,为服务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了大批“厚底蕴、强技术、善创新”的先锋力量。
“一核”引领:史观铸魂筑牢育人根基
历史文化学院将唯物史观作为人才培养的“定盘星”和“灵魂舵”,系统构建全方位铸魂育人体系,着力克服育人过程中的价值空心化、方向失焦化、主体模糊化问题。“史观铸魂”关乎国民,尤其是史学人才对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关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价值立场,关乎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明确“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育人目标,将唯物史观有机融入培养全过程——依托“红色论坛”“林增平学术讲堂”等师生共同体平台,淬炼教师队伍的理论武装与价值萃取力、技术运用与情境设计力,锻造价值传导的“铸魂者”;建设思政特色课程群与案例库,设计社会服务、文化考察等实践项目,打造“铸魂炉”,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智慧观察、分析和解决时代之问,实现理念认同到行动自觉的转化;创新构建“史观认知-价值认同-情操陶冶-实践担当-创新转化”五维评价指标,并依托智慧平台建立动态成长档案,精准校准育人成效“铸魂尺”。该体系有力响应新时代人才核心素养要求,毕业生家国情怀深厚,超400名学子进入北大、南大等学府深造,四成投身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及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
“三阶”递进:融通固本锻造核心本领
为主动对接文化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需求,将史观铸魂的育人理念转化为学生可践行的核心能力,破解传统培养中知识转化断层、技术应用薄弱、创新实践脱节等问题,历史文化学院在史观铸魂的坚实基础上,构建起“三阶”递进式能力培养路径。筑基阶坚守“多维互鉴,实证为本”,依托《口述史理论与实践》等国家一流课程,融通文献训诂、遗址考据、口述史采集方法,锤炼文化传承力,筑牢中华文明基因守护根基。智创阶坚持“技术融合,本真为界”,响应文化和科技融合战略,创设“行走课堂+虚拟仿真实验”模式,运用三维扫描、GIS分析、可视化技术于文化遗产保护阐释,提升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应用力。致用阶秉持“创新驱动,实践为要”,服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搭建创客空间,形成“历史+”转化机制,联合企业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参与、可感知、可传播的文化数字产品、文博创意IP,培育实践创新力,推动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地,实现社会共享与价值共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累计获“挑战杯”国赛银奖等省级以上奖项34项,孵化创业项目3项。
“四链”融合:数智赋能构建育人生态
为主动响应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新文科建设要求,破解传统育人中学科融合不足、实践场景匮乏等瓶颈,学院着力打造“四链协同”数智赋能育人生态,为“三阶”能力进阶提供系支撑。学科融通链服务“文化强国”战略需求,纵向深耕历史学专门史整合,横向融合考古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组建跨学科团队攻关“历史学×数字人文”“历史考据×文化IP开发”等交叉方向,打通学科专业壁垒,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课程支撑链对标“金课建设”标准,建成以《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为核心的历史理论课程群,以《文物数字化基础》为代表的技术前沿课程群,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创意与策划》等交叉实践课程群。资源聚合链践行“开放共享”理念,打通“整合-转化-再生”全链条,对内集成智慧资源库、虚拟仿真平台、文物实验室等“融创枢纽”,对外联动企业、智库机构及国际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资源双循环生态。实践联动链聚焦“产教融合”国家导向,通过“专创融合”(课程实践/竞赛/双创)、“科创融合”(学术项目攻关)、“产教融合”(企业真实项目),在智慧文旅、数字文博等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前沿领域,驱动学生运用AI、大数据解决产业真问题。该生态有力支撑了国家急需的创新型历史学人才培养,建成服务“新文科”建设的国家级一流课程群,出版标志性著作7套;创建湖南省首个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并获批全国首批博士点。
展望未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将始终高举“史观铸魂”旗帜,强化“数智赋能”升级“一核三阶四链”育人体系,以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扎实史学功底、卓越数字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历史学人才为己任,为赓续中华文脉、赋能文化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伟业锻造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刘利民,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潆檑,副教授,硕导,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