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康灵
“有人放烟花,有人追晚风。借一缕时光,捧一片星空。”自2023年8月到桥头乡工作以来,646个日夜悄然流逝,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像一位严厉而慈爱的老师,赠予我成长的蜕变、甘甜的温暖,更赋予我担当的力量,让我在基层的舞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基层赠予我挑战,让我收获成长。初到基层,面对简陋的办公条件、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不安与迷茫时常伴随着我。还记得第一次在集镇上宣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时,一名大爷满脸疑惑地向我问道:“我最近刚出院,想要申报防返贫保险,应该怎么申请?”面对他的提问,本来烂熟于心的政策,到了嘴边却变得支支吾吾。看着大爷更加困惑的表情,我的解释好像变得更加“苍白无力”,最后他无奈地摇摇头走了。由于我对政策的理解只仅限于表面,未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导致工作一度陷于僵局。为了提升业务能力,我开始向领导同事请教,观察他们和百姓交流的方法;在业余时间,我熟读相关政策文件,逐字逐句研读,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渐渐地,我摸清了门道,从一开始宣传政策的磕磕巴巴到后来的侃侃而谈,从一开始的慌乱无措到后来的冷静面对,我像一棵树苗一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这便是基层赠予我的宝贵经验与成长。
基层赠予我苦涩,让我收获甘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肩负重担,“白+黑”“5+2”是基层的工作常态,春天要备耕、夏天要防汛、秋天要防火、冬天要防寒,刚来基层的我感觉好像工作永远没有做完的时候,时常感到疲惫不堪、“有苦说不出”。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历练中,我收获了最珍贵的人生财富。每当入户走访时,群众递过来的一杯热茶;每当成功为群众排忧解难时,群众说的一句感谢……每每想起这些温暖的瞬间,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信念。如今,我早已经适应了基层的工作节奏,基层工作于我而言犹如品茶,初次品尝很涩,然回味甘甜。这份甘甜,是群众的认可,是成长的收获,更是初心的坚守。我将继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温暖民心,让青春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绽放绚丽光彩。
基层赠予我责任,让我收获担当。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早已烂熟于心,但到基层工作后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分量。2024年6月,作为基层干部的我第一次直面防汛“大考”,连续多日的暴雨让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我所任职的桥头乡高枫村不少村民沿河、傍山而居,情况十分危急。面对屋外的瓢泼大雨和不断上涨的积水,我和乡、村两级干部挨家挨户排查险情,连夜转移群众。同时,对地质灾害点、切坡建房户等地开展巡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最终保证了群众零伤亡。在这场防汛救灾中,我切实体会到了基层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为人民服务”是暴雨中的坚守,是泥泞路上的脚印,是把群众的安危扛在肩头的每一个具体行动。
在基层,调解一次纠纷、解决一个诉求、帮扶一户家庭,桩桩件件看似琐碎,却都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正是这些点滴工作,让我对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念。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