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2025-05-09 07:4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唐小兵] [责编:刘畅畅]
字体:【

唐小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破解文化和科技从“物理相加”迈向“化学相融”的现实阻碍,既有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现实之需,也是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的应有之义。

打通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现实梗阻

现阶段,我省文化和科技领域仍缺乏较为成熟的交融模式与跨界机制,文化企业所需的技术创新与市场供给之间仍存在较大缺口。促进理论突破与技术研发“齐头并进”。重点开展语言及视听认知表达、跨媒体内容识别与分析等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着力推动文化资源分类与标识、数字化采集与管理、智能创作等文化生产技术,人机交互、混合现实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应用。例如,浯溪碑林景区的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利用互动屏幕、全息投影等技术,以浯溪碑林505块石碑数字修复成果为基础,完成了石刻的全细节立体成像,让风化的摩崖石刻文字重见天日,这是技术赋能文化传承的生动案例。促进技术创新与生产转化“无缝衔接”。探索构建面向产业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生态系统,打破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传统界限。例如,《哪吒2》制作团队成功研发“动态水墨渲染引擎”,既展现了中国水墨的意境之美,也推动了国产动画工业站上世界级台阶。促进平台打造与效能发挥“同向发力”。建强用好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湖南数字博物馆、湖南广电芒果城、文化装备创新中心、文化大数据中心等创新支撑平台,创建数字媒体制播与安全技术类高级别实验室;鼓励打造行业垂直大模型,加强文生图、文生3D、文或图生视频的能力。如中国首个专注于数字创意领域的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万兴“天幕”,就能够为创作者提供从模型到应用场景的全链路创作支持。

夯实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良好基础

文化企业是文化业态升级与裂变扩张的主力军。现阶段,我省文化企业大多为来自文娱产业链的小微企业,旗舰型、龙头型企业不足,文化产业链链主企业也还不够。同时新兴文化企业大多集中在中游生产、制造和加工等低附加值环节,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底气与实力亟待提升。为此,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小微文化企业“创新蝶变”,深入摸排小微文化企业在战略规划、创新驱动、经营管理、金融服务、品牌建设、产权保护、数字赋能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探索“小不点”到“小巨人”的梯次成长规律。同时加快构建“小升规”重点文化企业培育库,制定入库达标企业奖励清单,重点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新场景、高品质上塑造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数字出版、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等领域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扶持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新兴文化企业,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大力支持新兴文化企业加速成长,鼓励新闻出版、动漫游戏及创意设计等具有“两头在外”特征的新兴文化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保税加工及研发设计,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激发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乘数效应

由于文化与科技领域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我省复合型、专业型文化科技人才仍较为匮乏。此外,文化科技企业的核心资产多为著作权、IP、专利技术等轻资产,难以匹配银行传统的授信“重抵押”模式。为此,一是要打造文化科技人才“成长沃土”。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的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升级。编制、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急需紧缺型人才需求目录,培引文化产业、文化贸易、经营管理、内容创作等领域人才,建设海外文化科技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二是激活湖湘文化数据“一池春水”。进一步完善文化数字化“云、网、端”基础设施,助力搭建开放、共创、共享的湖湘文化数字资源素材库,推动湖湘文化数据在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的高效整合与精准匹配。做强做优湖南大数据交易所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加快建成服务全国、链接全球的数实融合文化资产确权、展示、交易、流转全链路平台,赋能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的产品与服务持续创新。三是畅通金融服务“毛细血管”。构建文化和科技融合“专项基金丛林”,围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补助降本等关键环节,提升融资增信能力。例如,依托马栏山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探索以国资撬动社会资本跟投新模式;学习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组织举办文投大会的成功经验,吸引外部投资。

营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生态环境

我省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仍存在制度供给、技术创新与发展需求不能很好适应的问题。为此,一方面要完善制度体系。当前,全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在即,应尽快明确文化和科技融合中各主体的权责划分、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机制,并将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应用,以及发展数字文化、音视频内容和装备、数字文博、动漫游戏等产业列为相关规划重点内容。持续推动文化和科技领域综合政策、分类政策以及具体政策细则实现系统集成,逐步构建起“立法+规划+政策包”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另一方面,要敢于迈向改革深水区。整合宣传、科技、文化及发改等相关部门职能,协同推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比如实施“负面清单+正面激励”的管理机制、“技术合规性评估+文化价值审查”的双轨审批制、“事业法人+企业化运营”的混合体制,推行文化数据资产证券化、政策适配性评估、股权激励等支持举措。同时探索推出伦理审查豁免清单、快速审批通道等制度工具,切实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刘畅畅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