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旅游”打开文旅发展新窗口

2025-05-07 09:2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空军]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刘空军

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全国多地景区发布限流公告、景区周边实行临时交通管控、热门博物馆和酒店“一票难求”“一房难求”……“五一”期间,全国各大景区迎来大量游客。

在各大热门景区,游客们不仅要忍受漫长的排队等待,旅游体验也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反向旅游”成为众多游客的新选择。它既能让游客避开长途奔波的疲惫,又能以相对实惠的价格,带来舒适惬意的游玩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五一”旅游已经演变成一场躲避人潮的智慧较量。在去哪儿平台上,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居民搜索量最高的关键词,正是“反向”“人少”“冷门”。这场“避峰之旅”,让全国1230个县迎来了“反向旅游客”。原本冷门的景点,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成为旅游新宠。

“五一”向来是旅游旺季,当热门目的地不堪游客重负时,人们的出游需求自然会向小众目的地转移。“反向旅游”的出现恰逢其时,它不仅有效分流了热门景区的游客,缓解了热门景区的压力,更为冷门景区注入了发展活力。同时,还能让游客节省开支,摆脱拥挤的困扰,实现了多方共赢。

这些冷门景区大多隐匿于偏远之地,虽然鲜为人知,但往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较低的游客流量,使得景区的门票、住宿等费用亲民实惠,部分景区甚至免费开放,超高的旅游性价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由此可见,选择“反向旅游”,正是游客理性消费的体现。与“特种兵旅游”“躺平式旅游”一样,“反向旅游”打破了传统大众化旅游的模式,彰显了旅游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反向旅游”目的地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旅游开发尚不成熟,配套设施相对匮乏,这些因素难免会影响游客的游玩体验。因此,面对“反向旅游”带来的客流增长,相关地区应积极把握机遇,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大力改善旅游环境。加快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宰客、欺诈等旅游乱象,着力营造友好、舒适的旅游氛围,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

随着旅游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旅游经济前景广阔。多元化的旅游模式,有助于构建均衡发展的旅游经济格局,让更多地区共享旅游发展红利。无论是热门景区,还是小众景点,若想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长远立足,就必须深挖本地特色资源,精准把握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品牌,以真诚的态度和优质的服务,赢得游客的青睐。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