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旺 秦滔
2025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新名词,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具身智能是指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其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作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202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推动具身智能快速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将进一步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当前,全球正在掀起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谷歌、微软等科技公司近日相继公布了具身智能产品。特斯拉2025年将致力于生产1万部“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在2025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开幕演讲中,英伟达亮相了由14款人型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军团”。国内市场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已近百家,并有20余家企业宣布2025年开始商业化量产。2025年,预计国内将有上万台人形机器人投入市场。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物理形态之一,以其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产业是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布局的重要领域。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强调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今年以来,伴随DeepSeek横空出世、央视春晚人形机器人火爆出圈,我国迎来了具身智能发展战略机遇期。上海正在实施“模塑申城”方案,重点在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五大领域布局。《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明确到2027年将力推万台具身机器人规模落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湖南牢记嘱托,深入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规划方案落地,营造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的良好生态。2024年,长沙新增人工智能研发机构1178家,形成“硬件-算法-应用”的完整链条。
未来,湖南应抓住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窗口期,前瞻布局、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加速具身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迭代。聚焦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智能芯片、高精度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环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制造业龙头为引领,联合上下游配套企业,搭建具身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湖南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共同攻克人形机器人技术瓶颈。二是精准招引链主企业打造具身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借鉴宇树科技落地深圳、成立全资子公司的做法,锁定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开展靶向招商,推动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落地湖南。三是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形成产业配套。具身智能产业供应链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具有较高重合度。应积极推动比亚迪、小鹏、长安等车企在湘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在广汽菲克、蓝思科技等科技型企业进行试点,参照杭州“六小龙”打造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和标杆案例。四是主动对接“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将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湖南应积极争取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具身智能产业,并加大智能制造关键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研发和应用的财税支持力度。
【作者分别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科技与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教授。本文为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人工智能技术伦理风险挑战与对策研究”(2024ZL3004)阶段性成果】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