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专创融合改革,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

2025-04-23 06:5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健文 吴轩辕] [责编:潘华]
字体:【

刘健文 吴轩辕

2024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指出,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同年12月,《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政策措施》实施。其中,关于“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章,要求高校“紧盯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趋势,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专创融合”。在教育领域,专创融合特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结合。职业院校通过专创融合改革,培养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关键之举。

革新专创融合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具备精湛技艺的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而创新创业教育应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发展空间。职业院校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将专创融合理念全面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通过科学构建专创融合育人体系,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全面渗透专创融合理念,有助于培养以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同时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建强专创融合师资队伍,夯实人才培育基石。专创融合师资建设的核心,在于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一是开展专创融合培训。通过举办“专创融合”专题培训与主题沙龙活动,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框架等,提升教师教育能力。二是强化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参与横向课题、深入企业实践以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外聘企业高端人才参与校内创新创业项目指导。三是完善创新团队建设。充分依托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教学团队,形成专创融合师资建设长效机制,搭建“校内+校外”“专职+兼职”融合的教学人才梯队。

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融合课程建设。通过优化课程设置、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措施开展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明确课程体系设计原则。始终将学生需求和发展置于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位置,紧密围绕产业需求设置课程内容,确保课程体系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二是优化教学内容。确保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多个模块有机衔接,形成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课程体系。注重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专创融合教材。三是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项目式、混合式、课赛融合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例如,通过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赛融合式教学,将课程教学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相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搭建共享型实践平台,促进实践活动开展。专创融合的共享型实践平台,是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与创新创业机会的重要载体。一是打通校企协同育人通道。通过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借助现代产业学院、订单班、创新精英班等多种合作形式,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项目。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与创业指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二是提供多元化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训、创业实训、学科竞赛等机会,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项目。三是打造闭环式培训体系。构建“学、研、创、训、评”闭环式培训体系,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完善培训体系,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

【作者分别系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主任、副教授,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本文为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资助课题“就业优先战略下高校专创融合路径创新研究”(XSP2023JYZ022)阶段性成果】

责编:潘华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