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一
近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在长沙成功举办。这场以“一带一部 湘聚共赢”为主题的盛会,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创新跨地区产业协作和优化布局机制,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
选择湖南作为国家级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在中部省份的首次“落子”,绝非偶然,而是国家战略与区域优势的精准契合。
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崛起战略交汇点,湖南以“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精准卡位。目前湖南已征集项目543个,意向投资总额4481亿元,其中湖南省外转移项目337个、投资额3086亿元,涵盖高端装备、绿色智能计算、新材料等多个战略领域,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湖南以产业转移撬动经济韧性的生动实践,也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关键突破。
湖南已培育的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构成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容器”,为转移项目提供了快速融入的“沃土”。以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为例,通过技术底座、产业链配套和场景赋能,使转移项目实现“无缝对接”。2024年全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规模达8520亿元,此次对接活动再签约14个重点项目,预计今年全省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这正是集群优势的生动体现。
这种“量质并举”的承接,既响应了政府工作报告“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的要求,也为湖南打造“三个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同时,从“梯度转移”中看湖南经济韧性跃迁,还可聚焦这三个维度: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与新兴产业规模化协同发展;通过“飞地经济”模式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深化合作,促进要素跨区域高效配置,不断激发开放平台活力;通过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出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韧性提供核心支撑。
仔细探寻,湖南产业转移亮眼表现的背后,也得益于制度创新的持续赋能。近年来,政策精准供给,出台《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等法规,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签约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营商环境也在不断优化升级,连续四年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位列前十,并通过规范涉企执法、降低物流成本等举措,打造产业转移成本“洼地”。
这场产业转移对接盛会,既是湖南经济韧性的集中展示,更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超4000亿元的意向投资总额,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当资本、技术通过梯度转移在中部腹地“排列组合”,一个更具活力的经济版图正在加速形成。随着“一带一部”战略的深化,这片热土必将成为产业转移的“强磁场”,为中部崛起注入澎湃新动能。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责编:洪晓懿
一审:洪晓懿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