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功荣
公安高等教育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是培养新时代公安精英、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复杂挑战,公安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这个背景下,公安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迎接时代呼唤,全面推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这一深刻论述,为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全面推进公安高等教育现代化,我们要树立“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为引领,以实践为驱动,培养既具备崇高政治素养又具备出色实战能力的公安人才。
坚持知行合一,牢牢把握公安教育现代化方向。公安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忠诚干净担当公安人才的重大责任,是保障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新时代的公安高等教育,必须牢记历史使命、面向未来发展,坚持知行合一,牢牢把握教育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在“知”的层面,公安院校应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理论素养;在“行”的层面,公安教育应聚焦公安工作的实际需求,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深度融合,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公安院校要充分利用课堂、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能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同时,要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的协作,推动校地资源共享,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教育资源体系,确保公安教育公平高效,为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贡献力量。
坚持知行合一,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教育创新是公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引擎,决定了公安教育能否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公安院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技术应用上全面创新,推动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根据公安工作需求,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课程,强化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同时,加强社会治安、危机管理等课程设置,增强课程的前瞻性和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智能教学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互动式、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在虚拟实战环境中应对复杂局势。公安院校还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实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实战型教师、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确保教育创新的原动力充足,使公安高等教育始终紧贴公安工作实际。
坚持知行合一,全面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公安工作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决定了公安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强化实战能力的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公安院校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才能掌握应对复杂局势的本领。公安院校要充分利用模拟实训、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锤炼能力。设立模拟警务基地、组织突发事件处置演练,是公安院校提升学生实战能力的重要路径。通过情景模拟、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处理复杂警务事务的能力。同时,要严格治校,通过严明的纪律和管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确保他们在未来公安事业中能挑重担、担重责。
公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时代的召唤,是国家发展、法治建设和社会安定的迫切需求。我们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乘风破浪,推动公安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高质量发展。唯有知行合一、勇于创新,方能锻造一支公安铁军,为建设更加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贡献力量,培养更多忠诚干净担当、德才兼备的公安人才。
(作者系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重点培育基地“学校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湖南警察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本文为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重点培育基地“学校党建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