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生 图/张岚
近期,网络上兴起“整顿了职场的00后开始整顿亲戚了”的话题,且热度持续攀升。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纷纷分享、收集各类“应对亲戚话术”,引发大量讨论。(3月24日《北京青年报》)
不同于长辈们嘘寒问暖式的社交方式,个性张扬、追求独特的“00后”,往往有着个性化的社交习惯和情感表达,在与亲戚长辈的社交中,边界感是他们在意的情感诉求。而在传统文化的亲戚关系中,诸如“考研了吗”“找对象了吗”“工资多少呀”之类的话术,常常被长辈们当做维系亲戚关系的关心表达,这反而与“00后”的社交认知和习惯相冲突,甚至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和情绪焦虑。在他们看来,长辈们的“过度关心”成了没有边界感的冒犯。
事实上,大多数年轻人理想中的亲戚关系是“朋友式”的相处模式,血缘关系不是衡量亲戚关系亲疏的唯一标准。正如有受访者所言,如果平时能多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即便是血缘较远的亲戚,也能成为“好朋友”;如果平时缺乏交流,再近的血缘关系也会形同路人。
“00后整顿亲戚圈”,并不意味着亲情关系的对立,相反是在提醒,当社会发展催生新的情感表达方式时,年轻人在社交中的情感诉求应该被看到、被理解。长辈们应该意识到,说教式关心并不能“俘获”年轻人的情感认同,哪怕原本是出于好意。同时,要尝试接纳年轻人在亲戚关系中的相处理念和方式,以朋友方式与年轻人相处,将单向输出的关怀模式转化为双向奔赴的理解艺术,试着用“并坐长谈”替代“居高临下”,以“倾听共鸣”取代“经验灌输”。
当传统温情与现代情感观找到共振频率时,亲缘的暖流或将在时代变迁中焕发新的生机。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