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隐性资助新模式 开创资助工作新局面

2025-03-28 08:2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蒋丽忠] [责编:伍镆]
字体:【

蒋丽忠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近年来,我国学生资助规模不断扩大,相关资助政策持续优化。湖南科技大学坚持立足学生、服务学生,深入推进隐性资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3年,学校通过大数据摸底分析,以学生在校就餐消费金额为基础,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共计100万元的餐补,被光明网、新湖南客户端等多家媒体报道,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

彰显大爱,让隐性资助更有温度。隐性资助不仅是资助方式的改变,更意味着价值观念的革新。一方面是保护学生。根据学生特点,努力实现从过去的“被动审核”向“主动排查”转变。在资助工作各环节,切实保护学生隐私,学校管理更加彰显温情。学校深入到新生家庭走访慰问,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面对突发灾害,依托信息化平台,及时帮助受困学生。另一方面是尊重学生。广大学生是育人活动的主体,帮助和培养学生是一切资助工作的最终归宿。应采取相对合适的资助方式,保证学子能够体面而有尊严地获得及时有效资助,让资助温暖人心。

保障公平,让隐性资助更加精准。推进隐性资助可以倒逼资助管理工作改革创新,使学生资助更加精准高效。一是技术赋能。依托多途径采集信息,学校可为每一位学生“精准画像”,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切实掌握资助需求、精准投放资助资源。比如学校利用学生食堂消费大数据,对在食堂消费次数多、平均消费额度低的学生发放餐补。学生餐补每年发放4次,数据进行动态更新。二是制度赋权。学校努力完善资助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资助责权体系。通过逐项细化赋权措施,落实责任主体、强化配套保障,努力激发资助工作动能,提升资助精度和效度。学校不断完善资助制度和方式,现在无论是校友、师生、社会爱心人士,只需要下载“湖科大App”,在校园卡充值页面输入想要资助学生的学号,就可以对其开展帮助。三是管理赋效。结合隐性资助特点和工作实际,最大限度简化资助管理流程,使资助效能得到切实提升。比如学校发放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只需学院摸底审核相关信息再报学校批准便可完成,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受到资助,也保护、尊重了学生。

廉洁担当,让隐性资助更可持续。推进隐性资助是当前时兴的工作策略,应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方向努力。一是推行全过程监测。建立健全从制定规划到完成资助的全过程监测机制,全面掌握隐性资助推进的全过程信息,确保隐性资助工作各环节顺利完成,保障学生权益的有效实现。了解隐性资助工作实施情况,及时完善隐性资助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全链条监管。对隐性资助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工作流程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公开。学校定期到各学院检查过程材料,建立重点督查和常态化巡查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三是深化全方位监督。明确纪律底线,加强对资助工作管理人员的监督,确保其廉洁履职。学校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畅通了包含阳光服务平台、校长信箱、学校资助办公室、资助监督信箱等在内的一系列反馈渠道,以维护学生资助工作的清正廉洁,彰显其育人初心。

总之,必须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隐性资助正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方式。这是国民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更是对学校管理的一次新考验。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责编:伍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