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好好先生”说“不”

2025-03-21 15:1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榕杰]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朱榕杰

“好好先生”一词,源于东汉名士司马徽,司马徽称一切东西皆“佳”,故有“好好先生”之号。后世多用来指代不坚持原则、不敢或不愿得罪人,只求相安无事的人。当下,也有少数党员干部陷入了“好好先生”的泥沼,习惯于“只栽花不种刺”,奉行“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处事原则,对各项事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党员干部要坚决与“好好先生”划清界限,以扎实的作风、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信赖,以实干担当推动事业发展。

筑牢思想防线,不当摇摆不定的“墙头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前行之路难免会遭遇风险挑战、艰难险阻。若是无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一律“好好好”“对对对”,不分是非对错,如“墙头草”般,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必然会在各种错误观念和不良思潮的冲击下迷失自我。唯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方能在风浪考验中立住脚、定住神,行稳致远。思想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常学常思、常悟常进,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秉持公正态度,不当黑白不分的“糊涂虫”。“公私一念间,荣辱两世界。”日常工作中,不少党员干部常会面临观点分歧、利益纠葛的情况,此时,要是不论事实真相、不顾规则情理,选择“睁只眼闭只眼”,想着以“和稀泥”“打太极”的方式为人处世,那么必定会扰乱公序良俗。唯有秉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方能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要坚持拒私谒、立公心,不搞亲亲疏疏、拉帮结派,不为人情所扰、私利所惑,凡事以政策、制度、程序为准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敢于讲公道话、办公正事,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以公正之举守护群众的切身权益,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增强斗争精神,不当畏缩不前的“软脚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若在本该冲锋陷阵时选择逃避,应当挺身而出时选择退缩,宁做“隐身人”“太平官”,不当“出头鸟”,不仅成不了事,反倒会贻误大事。唯有直面问题、敢于斗争,方能拨迷雾、开新局。要卸下“不愿得罪人”的思想包袱,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遮遮掩掩、不避重就轻,在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同时,坦诚地指出他人存在的问题,形成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要强化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迎难而上,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斗志冲破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