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指尖”代替“脚尖”

2025-03-10 09:2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丁丽]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丁丽

当前,“指尖上的政务”一方面方便了群众办事,让群众无需出门仅通过简单的线上操作即可完成事务办理,从而提升办事效率;另一方面,也催生了“电子衙门”“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问题,使得基层工作人员过度依赖手机开展工作,频繁的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等行为,无形中加重了基层干部的负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化技术是工具不是目的,“键对键”替代不了“面对面”,也坚决不能让数字“赋能”成为数字“负能”,莫让“指尖”代替“脚尖”,疏远了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提升群众办事效率,各级各部门开发了琳琅满目、功能繁杂的政务服务APP,政务工作群也根据工作内容不同而“泛滥成灾”。不仅如此,数字化工具过度开发使用背后所衍生出来的“指尖形式主义”也是五花八门:有些政务APP只注重开发,忽视使用的便捷和平台间互通,令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有的APP为追求考核数据好看,要求每日登录打卡,耗时耗力;各种工作群的重要通知、频繁回复“收到”,让基层干部患上“强迫症”。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这类“指尖”工作无端消耗,导致基层干部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更何谈扑身进群众中,与群众拉近距离。因此,要卸下基层干部“指尖”的千钧担,让“脚尖”轻盈上阵,跳出为民办实事的“圆舞曲”。

数字化政务服务的本质在于为民排忧解难,而非线上“申请、通过、驳回”等简单数据指令的串联。如果基层干部整日只顾低着头、捧着手机为民服务,抬头也只是对着电脑应付各类数字化平台的考核任务,长时间远离百姓、脱离基层,如何真正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呢?无论是“最多跑一次”,还是“一次都不用跑”,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都需要基层干部切实走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要让“指尖”减负,让“脚尖”动起来,通过调查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让数字化政务服务回归本质,让基层干部的脚真正踏进泥土里,明白群众的所盼所愿,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换来群众的好评点赞。

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重新定义了生活方式,更打开了数字政务的大门。但基层干部务必牢记,“指尖上的政务”只是政务的一部分,不应是全部。微信群里一声声“收到”不等于“办到”,政策文件发了公众号不等于大众就懂了,工作台账做得类目清晰、内容丰富不等于工作就完美无瑕了,线上APP功能再强大也不等于群众就方便满意了。“指尖上的政务”说到底,就是为了让大家用手机办事能感受到真正的方便,而不是添堵,更不是在政府和百姓之间筑起一堵墙。要把“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给刹住,把基层干部从手机端、电脑端“解套”,让脚尖“躬身入局”,让双脚融入到群众之中,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