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湖南召开省委社会工作会议,对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部署安排。我们要深化对新时代社会工作根本原则、价值取向、发展方向的理解认识,狠抓重大举措、基础保障、组织领导等重大问题落实。特别是要强化对新时代社会工作规律性要求的把握,努力以善谋善治、善作善为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强化党的领导与推进党的建设相统一。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优势,是新时代社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保证。着力推进社会领域特别是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不断扩大党在社会领域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切实提高党在社会领域的组织、动员和服务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党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强化党的领导与推进党的建设有机统一。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社会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在社会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破解社会工作难题。要着力推进社会领域党的建设,将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突出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突出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高质量的党建成效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维护社会秩序与增强社会活力相促进。现代社会犹如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活力是其前进的动力,秩序则是轨道。只有两者兼备、相互促进,列车才能平稳快速前行。新时代社会工作就是要坚持以建设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现代社会为目标,在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维护社会安定和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上同向发力。在实践中,就是要坚持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现代社会治理理念,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科学有效疏导社会情绪、化解矛盾纠纷、防范社会风险。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畅通人民意见建议征集渠道,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让人民群众充分表达诉求、意愿和观点,凝聚全社会推动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坚持大规模建设与精准精细推进相协同。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规模特征决定了社会工作需在规模与质量上协同发展。坚持“质”“量”并重的发展方向,也内在决定了推进中国社会工作的着力之处。我们既要加大对社会工作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构建规模宏大的社会治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安全防控体系,在扩量增容上做出艰辛努力;又要加大对社会工作领域的统筹协调优化力度,着力增强社会资源分配的协调性、社会工作制度的统合性、社会运行机制的耦合性,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更要聚焦当前社会工作重点,坚持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上改革创新,在推进为基层减负赋能上持续用劲、在凝聚服务群众上精准发力,不断完善社会工作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社会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坚持保障社会公平与提高发展效率相兼顾。社会发展总会面临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若顾此失彼,势必引发社会问题,阻碍社会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这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新时代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特别是在事关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上,要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效能,鼓励和支持不同社会主体进行理性发声与协商对话,在良性社会互动中消解彼此的认知分歧和价值冲突,共同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社会公平与发展效率的有机统一。
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首创相结合。顶层设计犹如航海图,为社会工作指引方向;人民首创则是航海中的探索与创新之举。顶层设计层面制定的社会工作政策与战略规划为各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基础框架,而基层群众创造出的众多鲜活经验又为推动党的社会工作理论、政策和方针真正落地提供实践支撑。坚持顶层设计与人民实践创造有机结合,才能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顺应时势、创新发展。我们既要坚持从政治的高度谋划社会工作,着力抓好社会工作顶层设计的战略谋划,在健全工作体制、构建长效机制、完善工作体系上持续发力;也要尊重基层首创,鼓励支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大胆创新,并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基层在实践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上下联动、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坚持专业化推进与社会化实施相贯通。专业化是现代社会工作的内在要求,传统治理服务已经不再适应快速流变、诉求多样的现代社会,只有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才能与现代化社会相匹配。社会化是现代社会工作的必然选择,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奏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奏曲”,才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坚持专业化推进与社会化实施相贯通。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社会工作领域的党务人才、管理人才、社区工作人才、社会服务人才、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社会工作提供现代化的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参与的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等,推动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各方面力量在社会治理与服务中各司其职、各展其长,努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新时代社会工作任重如山,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善于守正创新、系统谋划,善于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善于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努力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迭开新局、行稳致远。
【作者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
责编:伍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