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助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2025-02-26 11:0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谢佳婷] [责编:欧小雷]
字体:【

谢佳婷

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深沉的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为此,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高度审视文化的重要地位,持续优化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实践理路,进而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文化支撑。

坚持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正确方向,增强先进文化对民族复兴伟业的引领作用。以先进文化引领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既是党领导民族复兴伟业的思想武器,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灵魂和旗帜,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融入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才能有效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文化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蚀,确保中华文化发展沿着正确方向笃定前行。其次,巩固党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权。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才能创造文化繁荣发展与民族复兴伟业彼此契合、相得益彰的局面。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管用的党管文化体制机制,提升党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制度、政策的能力与水平,强化党对思想文化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从而确保文化发展与民族复兴伟业齐头并进。第三,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上的积极作用。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塑造了自强不息、兴亡有责、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等文化内核,这对中华民族强化民族认同、坚持自信自立、推进民族复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注重以改革和创新赋能文化生产力发展,厚植民族复兴伟业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推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一方面,深化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约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深化文化行政管理、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改革,坚决破除制约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发挥和增强中国文化发展体制机制的优势,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要从做强做优供给主体、改善供给结构、优化供给环境等方面着力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各类文化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要注重实施“文化+”行动、对接“互联网+”战略,促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以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激活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业态、拓展文化发展空间,从而增加经济发展的文化含量、文化发展的科技元素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附加值,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文化产品的供需平衡,推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厚植民族复兴伟业的物质基础。

充分激发文化的凝心聚力作用,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实现民族复兴既要创造强大的物质力量,也必须塑造深厚的精神力量。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既能够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更好地将文化转化为精神力量,从而以先进文化凝聚民族复兴的奋进力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总是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着民族共识,激励着中华民族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勇于战胜各种风险考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层变革、社会利益分化的持续扩大,人们的思想观念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需要更加重视凝聚共识。为此,推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要注重创新文化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完善文化作品的表达形式和传播途径,特别是要以新技术、新模式赋能文化传播,助力提升中华文化的价值吸引力、思想感染力和精神凝聚力。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