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
近日,四川泸州发布消息,新的《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将于2月23日起施行,其中提到,“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对此,有网友认为“管得太宽”。
首先,必须承认四季豆等食材,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未彻底煮熟,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中毒症状包括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神志恍惚或昏迷。但是,简单粗暴直接禁止使用四季豆的做法,无异于因噎废食,显然是不合理的,有“懒政”之嫌。
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新的《管理规范》有着坚实的法律基础,这些高风险食品原材料,在学校食堂亦有明确规定禁止使用。但农村聚餐场景有别于学校用餐,食材大多来源于自家种植。四季豆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自然也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简单地禁止使用四季豆,忽视了农民的生活习惯,是对农村传统饮食文化的粗暴干涉。
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预防,而不是一禁了之。四季豆本身并无问题,关键在于加工方式。与其一刀切地禁止四季豆,不如加强对农村聚餐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农民对四季豆安全加工重要性的认识,普及正确的食材处理和烹饪方法,从源头上保障安全。
泸州的新规初衷是好的,但方法值得商榷。即使要出台相关规定,也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在了解农村聚餐的实际情况、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再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一刀切地禁止使用四季豆,既缺乏科学依据,又难以执行,反而容易引发农民的不解和抵触情绪,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嘉鱼县文化体育局)
责编:刘茜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