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祚 姚乐乐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命题是将“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置于首位。科学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战略意义、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根本就是坚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加复杂和激烈,只有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权,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才有利于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支撑。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巩固不仅需要经济健康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等物质基础,还需要全社会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引领。而实现全社会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引领,只能依托党所领导的文化工作。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确保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党的文化领导权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战略规划、发展思路和体用贯通上,一言以蔽之,主要体现在思想引领上。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七个着力”等贯彻落实,都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蕴含丰富的时代内涵。“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时代要求,就党的文化领导权问题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重要思想观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核心要义。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要以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文化主体,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旨在创造更多反映代表人民利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始终坚持同西化、反主流化等错误倾向作斗争。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突出理论建设在党的文化领导权中的基础作用。强化理论武装,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强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创新党的理论宣传形式,科学运用数字传媒技术,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提高理论宣传的引领力和感召力,推动党的理论宣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需要科学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首先,重点落实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发挥党的领导在文艺事业、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其次,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科学部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布局优化和机构革新,实现党委(党组)领导下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沟通衔接和效能提升。最后,与时俱进地改善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文化领导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内容、形式等的创新。
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这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统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向和全局。建立和完善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核心,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制度、文化艺术工作制度、新闻舆论工作制度等为支撑的制度体系,确保党的文化领导权在执行层面的具体落实。
进一步优化实施机制。这是坚持和完善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关键之举。形成党的统一领导下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大宣传”的工作格局。构建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和价值引领机制,与时俱进地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完善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作者分别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刘茜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