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元宵节后,湖南高速再迎“返程高峰”。2月13日,湖南省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监测指挥中心发布消息:截至当天17时51分,湖南高速车流总量为242万辆次,车行压力主要集中在前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长沙方向。
多年以来,大量湘籍劳动力前往广东等沿海省份城市发展。究其原因,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地理位置看,湖南与广东接壤,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铁路、武广高铁等交通要道使两省之间往来便捷;从经济发展情况看,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强省,优质企业众多,制造业、建筑业等规模大,能提供相对充足的工作岗位和较高经济报酬。除此之外,户籍制度改革、两地文化交融等,也是吸引湖南人“南下”的原因。
客观而言,务工人员跨省流动,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分配。但由于大多流动是“单向”的,即某一省份长期是“接收者”,某些省份扮演着“流出方”角色,这可能会加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继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人才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从以湘商回归带动人才回归,到以18条务实措施推进年轻人友好省份建设,湖南不遗余力促进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人才就业与企业引才的双赢局面。
不过也当看到,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省份之间的“次元壁”还是明显存在的。这也启示我们:发展的进度虽一时难以赶上,但留人引才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歇。比如,在汇聚创新创业青春活力的同时,能否将更多目光聚焦一线产业工人?在开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同时,能否有更多政策倾向扎根乡村的人群?选择发展地时,人才往往比较的是发展机会、考量的是内心认同。对一地一域发展来说,能否通盘考虑行业差异、资源差异、劳动者差异等因素,营造一个“让各类人才尽展其能”的公平环境,考验着决策者的眼界和魄力,也决定着区域发展的未来。
广纳贤才,更要留住人才。如此,区域高质量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责编:洪晓懿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