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锻造公安铁军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5-02-03 09:0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周] [责编:刘畅畅]
字体:【

王周

公安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全的使命任务,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公安工作提出“要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的要求,为公安工作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公安院校培育公安铁军的人才目标,为全面构建公安铁军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构建科学系统的思政教育体系,培育政治坚定的公安铁军。新时代公安院校承担着为公安事业培养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现代警务人才的重任,强化“四个铁一般”意识尤为重要。这需要进一步丰富公安院校思政课建设载体,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在公安院校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导航和价值引领作用,寓政治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充分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突出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特色,将思政课程延伸到第二课堂、警务实习实践和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形成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并行的模式,进一步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同时,面向公安实战需求,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课外教育与课内教育衔接,引导学生在参与公安实战中深化思政教育成效。以忠诚教育为主线,讲好“大思政课”,用好用足公安院校“大思政课”一体化平台,推动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效果。

构建实战化教学资源体系,培育素质优良的公安铁军。运用创新理论培育人才,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构建教学部门与各业务警种全面结对机制。充分开展业务交流,紧跟实战步伐,挖掘最新案例、战例、战法等教学资源,即时反映公安工作最新的经验、研究成果,准确把握实战方向和各专业、各警种前沿。完善课程内容更新机制,第一时间将之引入到各层次、各类型教育教学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及时修订更新人才培养要求与教学标准。建立教师基层调研机制,常态化开展实战调研。推动公安机关向学校有序开放共享人才培养所需的业务平台、数据信息、实战案例,建立全警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库。推动实战化教学改革,结合公安铁军人才能力结构,积极推广案例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实验操作教学法、模拟现场教学法、实地观摩教学法、执勤实战教学法,组织举办和参与公安院校各专业实战化教学大赛、业务比武和各类学科竞赛。加强实战教材建设,完善教学案例库,形成适应实战化教学需要的教材、案例、讲义等教学内容体系。

完善“教学研练战”一体化的实践实训体系,培育业务精通的公安铁军。公安院校须着眼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战略需求,切实完善“教学研练战”一体化实践实训体系。所谓“教学研练战”一体化,就是将教、学、研、练、战五个教学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实战有所需、专业必有应”,打通课堂教学与公安实战“最后一公里”,缩短教学和实战之间的距离,让教学“贴近实战、对接实战、融入实战”。新时代赋予“教学研练战”一体化新的内涵,“教”注重铸魂育人,“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研”注重服务实战,“练”注重实战环节,“战”注重真实情景。“教学研练战”一体化最终呈现的教学格局是一体化,将教、学、研、练、战五个环节融为一体,落实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专业教学与警务实战的“零距离”对接。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并育,依托校局互动平台,构建以校内实践实训、公安机关实习见习、参与办案实战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学中练、练中学”贯穿始终,以战促学、以战育才。

健全师资队伍强化体系,培育作风过硬的公安铁军。强警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才能培育一流的现代警务人才。厚植情怀,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引导广大公安高等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陶冶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修乐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沉淀才学,鼓励教师潜心学习、追踪学术前沿、拥抱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提升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鼓励教师面向公安实战研究问题、面向公安需求锻炼本领、面向公安应用磨砺才干;引导教师常态化深入基层专题调研、会诊案件、挂职锻炼,提高公安实战工作的专业能力、积累更多实践工作经验。实施目标导向、机制保障与考核激励等措施,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教学理念领先、业务能力突出、团结协作精神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作者系湖南省学校党建研究重点培育基地湖南警察学院基地研究员、湖南警察学院党委书记)

责编:刘畅畅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