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省域现代职教体系,助推“湘”字号品牌出海

2025-01-22 10: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涛 郑曦] [责编:欧小雷]
字体:【

王涛 郑曦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意见等文件,着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3年12月,教育部与湖南省政府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试点。作为与产业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在此进程中大有可为。

强化政府统筹。将“湘”字号品牌出海确立为“一体”建设目标。所谓“一体”,就是部省共同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新模式。对内,相关政府部门整合资源,既要充分调动职业院校服务“湘”字号品牌出海的积极性,又要避免恶性竞争。要合并同类项,对接整合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湘绣、湘瓷等优势特色产业,共同增强乘风破浪的能力。对外,借鉴“汉语桥”项目成功经验,发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作用,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平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开拓RCEP成员国、非洲国家等新兴市场,为职业院校服务“湘”字号品牌出海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

深化产教融合。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分为市域产教联合体、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未来,我省将着力打造10个左右市域产教联合体、40个左右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就我省而言,不论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打造,还是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湘”字号品牌出海始终应该是重点之一。参考“汉语桥”在湘期间运行模式,以“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推动职业教育标准伴随国际化项目“走出去”,促进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师资等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我省独有的区域特色,将职业教育国际化与本土资源深度融合。例如,依托土家织锦、湘绣、棕编等传统技艺,让更多海外学员体验中华文化的精髓。

出台细化措施。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改革意见》,提出了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教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成长成才通道、国际交流合作等任务。这些任务与“湘”字号品牌出海之间,如同水脉滋养大地般,有着或深或浅却至关重要的联系。因此,我省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应以全局眼光进行科学布局。例如:将服务于“湘”字号品牌出海视作头等大事,用以指引全省各级各类教学资源库搭建、精品在线课程开发以及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验收等工作的方向,从而全面增强职业院校走向国际舞台所需的重要办学能力。再比如,在帮助学生开辟成长成才新路径时,应将目光聚焦于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生态圈,并结合“湘”字号品牌全球化需求,与外向型企业深度协作,共同培养能够推动产能和产品走入世界市场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此外,在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则需瞄准当前最紧密相关的环节,通过政校行企联手攻坚,为湖湘文化注入更多全球元素,打造一批兼具地方特色和国际话语权的专业及课程标准,大幅提升我省职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落实各项保障。为促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4项保障措施,省部共建《方案》形成了教育部支持政策清单、湖南省工作任务清单的互补机制。更进一步,我省要在建设省域现代职教体系之际,按照“教随产出”的思路,更好助推“湘”字号品牌出海。可以借鉴“汉语桥”项目中政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省部之间精准梳理“湘”字号品牌出海的关键路径,加强协调力度。同时,深入了解海外湘籍企业的发展需求,积极争取出海大型湘企的支持,并鼓励本省职业院校在资金、技术与人力资源方面加大投入,共同构建契合本省经济与教育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政策组合策略。各级教育、人力资源、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将该议题纳入联席会议重点讨论事项,通过协作解决实际问题。此外,为进一步扩大政策激励效果,可考虑将促进“湘”字号品牌出海,列入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的范畴,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湘文化在‘汉语桥’冬令营项目线上课程中的融入研究”(XSP24YBC371)阶段性成果】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