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玮 张友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关系中,教育处于基础性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教育科技人才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需要从教育的三大属性出发,建设教育强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合格建设者。
从政治属性出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根本任务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才能在教育方向上保持清醒和定力,回答好“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把准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引导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同向同行,首先要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上下功夫,其中,思想政治方向鲜明是三者同频共振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战略要求。构建一体化思政教育教学体系,需要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将思政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大思政课”为主抓手的一体化铸魂育人新格局,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从人民属性出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我国的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样,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也以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为导向,需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当前,湖南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机遇叠加期,迫切需要教育为优势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突破、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近年来,湖南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实力居中部地区前列,但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存在短板等问题仍需解决。这就需要进一步在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上下功夫,总结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转化规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升人民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战略属性出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在战略重点、发展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上相协调,以进一步完善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机制作为前提和基础。国家战略的实施,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没有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便是无源之水,而教育功能的发挥也要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评价尺度。教育战略属性的发挥主要体现为,一是全面发挥教育在知识传播、自主培养各类基础性人才方面的条件性作用,二是深化发挥教育在生产和创造科技知识、集中培育各类高端人才方面的主体性作用,三是拓展发挥教育在应用和创新科技知识、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方面的发展性作用。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作者分别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鲁红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