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春节临近那段时间回家过年难免“一票难求”,在平台或朋友圈寻找顺路的开车者拼车回家,已成为人们自发形成的有效方法。不过,这种补充春运出行市场运力的民间做法,对收取部分成本的拼车发起人来说,始终存在一个绕不开的隐患:拼车与非法运营的明晰界限到底在哪里?有人因为“春节拼车”而被查处。(12月24日《澎湃新闻》)
我们说的“春节拼车回家”,也叫“顺风车”。一到春节前夕的时候,那些忙碌在外的人们就纷纷踏上回家的归途。而面对“一票难求”,不少人寻求另外的回家办法——春节拼车回家。然而,春节拼车回家背后却常常伴随着法律界限的问题。每年春节期间,都有不少“拼车回家的车辆”被查处,理由是“非法运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发布一批行政处罚诉讼典型案例,其中的张某诉县交通运输局、县政府撤销交通处罚及行政复议案,较为明晰地阐明了“顺风车与违法运营网约车的认定界限”。该案中,张某驾驶五座私人小客车,从A县载三名乘客至B县,共收取车费60元。县交通运输局认定张某属于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活动,对张某作出警告、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法院审理认为:从载客路线看,张某本次的出行路线完全覆盖乘客的出行路线,此种路线具有“顺路捎带”性质,故判决撤销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决定。
“拼车回家”与非法运营之间的界限确实存在模糊之处,这主要源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拼车行为的规范尚不完善。在执法过程中,对于如何界定拼车行为是否属于非法运营,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面对特殊时期出现的“拼车回家”特殊出行方式,监管部门应多些理解与包容,给予其更多的温柔以待,也就是说执法不能太教条。
“春节拼车回家”是一种共享经济下的出行方式,旨在降低出行成本、提高出行效率。对于拼车发起人来说,他们往往只是寻找顺路的伙伴,共同分担油费、过路费等成本,这既减轻了个人的经济负担,也缓解了春运的交通压力。无论是对于拼车发起人还是参与人来说,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能够顺利回家过年。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理应对拼车行为予以理解和支持,尽量在法律框架内为其提供便利。当然,为了保障拼车的安全,也要提醒大家在拼车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选择信誉良好的拼车平台或朋友推荐的车主;其次,要明确费用分担、路线安排等细节,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最后,要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尽量避免夜间行驶等高风险行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拼车的安全与合法性。
总之,“春节拼车回家”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出行方式。它不仅缓解了春运的交通压力,还体现了共享经济的优势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