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双燕
小区是居民生活的最小单元,物业是影响幸福指数的关键。把善治重点精准聚焦到党建引领,进而加强“红色物业”建设,可以不断凝聚共治合力、盘活善治资源、提升微治质效,从而释放善治惠民正能量,让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社区生活温馨舒适、民风社风向善向好。
融会贯通,盘活存量。将基层党建融入小区治理,用党员服务带动物业服务,可以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善治优势,把居民小区打造成惠民乐民的“温馨港湾”。依托“红色物业”,能够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物业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起来,一体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通过搭框架、定职责、抓考核,推动物业服务质量整体提升,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社区群众的幸福指数。
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找准靶标,方能有的放矢。聚焦小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是提升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尤其是针对小区产权情况复杂、矛盾冲突多、物业费收缴难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可以推动良法善治实现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让越来越多的社区群众分享社区微治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党群携手,多元参与。善治惠民,共治安民。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不断创新方式、完善机制、形成常态,可以持续释放党建引领、善治惠民的红色动能。推动小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三方“交叉任职”,把党员、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力量进行整合,形成互联互通、协同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毛细血管”,也是老百姓感受公共服务温度的“神经末梢”。将基层党建融入物业管理服务,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不断增强着服务群众的意识自觉和行动主动,从而在办民事、解民忧中找到安民、乐民、惠民的最佳答案。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