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思政课上讲深讲活新质生产力

2024-11-28 08:1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戴丽君 唐璐] [责编:刘畅畅]
字体:【

戴丽君 唐璐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我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新质生产力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又能引导其思考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因此,思政课教师如何讲好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如何将其转化为易于被学生理解的知识内容,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讲准新质生产力,增强学生使命感。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思政课讲好新质生产力需瞄准世界“大趋势”,精准诠释其内涵。思政课教师应结合全球科技创新趋势,讲解新质生产力定义和特征,让学生理解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讲话,使学生认识到新质生产力既是民生事业发展需要,也是全球竞争关键。教师可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让学生更直观理解新质生产力。例如华为在5G技术上的突破和应用,展示新质生产力如何带动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使命感。此外,还可介绍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布局和竞争,帮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讲深新质生产力,增强学生紧迫感。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必须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着力点。在思政课上,教师要立足时代要求,讲深新质生产力,让学生明白,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深入分析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国际角度观察,全球科技竞争如火如荼展开,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与布局,试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抢占先机。应当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仍然面临重重挑战与巨大压力,应当以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态度积极投身于学习与实践之中。

讲透新质生产力,增强学生认同感。强调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不仅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还构成了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基石。例如,我国在高铁、5G通信及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充分展现了强大的科技力量。然而,我们也应让学生意识到现存的问题,比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与路径,善于建立新发展理念和模式。这是辩证的发展思维,唯有创新突破,新质生产力才能快速发展。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要让学生明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不同,需依据本地实际制定发展策略。通过讲解新质生产力,能让学生认识到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选择,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增强认同感,使他们理解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投身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的实践与探索中,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

讲活新质生产力,增强学生责任感。只有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质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到自身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才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因此,思政课教学应为学生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国家前行的宏观战略,更是与每个人发展休戚相关的时代机遇。通过案例教学法,教师可列举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蓬勃发展,以此激发学生的理解与共鸣,如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为“双碳”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参观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让学生亲身感受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变化;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关于新质生产力推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纪录片,如高铁、5G网络建设等,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新质生产力如何塑造国家发展的“大气象”。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新质生产力,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本文作者均为湖南信息学院教师。本文为2024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24B18)阶段性成果】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