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奇
乡村治则天下安,乡村兴则百业旺。村级后备力量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成长与培养,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未来与希望。各级党组织要紧盯村级后备力量选拔、培育、管理、使用等环节,着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可持续发展聚能蓄势。
聚焦储备,广纳贤才选好“苗”。抓好源头开发,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围绕党员群众认可度等关键指标,重点从现任“两委”班子成员、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人员、退役军人、乡村医生、本土大学生等群体中选拔推荐,把那些有志于农村事业、愿意扎根基层、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选拔出来,确保选出的后备干部既符合群众意愿,又具备发展潜力,能成为真正带领村民走向富裕的“领头雁”。
突出重点,精心培育促成长。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铁肩膀方能担起新使命。要建立全面跟踪培养机制,按照“培养有方向、管理有措施、使用有计划”的原则,建立帮带村级后备干部制度,依托教育培训提能,加强政治能力、素质的锻炼和应知应会知识培训,提高履职素养;依托导师帮带领航,明确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或村党组织书记结对帮带,全方位全过程跟进指导,挖掘提升后备干部的各项工作能力,培育全能型人才。
注重管理,在大胆实践中考察提升。选人是关键,育人是基础,用人才是根本。要按照“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的工作思路,对未在村任职过的要组织到村跟岗锻炼,助力其尽快熟悉村级事务,积累群众工作经验;对有一定群众基础和工作经验的,要积极动员其参与村级治理等中心工作,鼓励和引导其不断提高其攻坚克难和应急处突能力。同时,要依托乡镇党校和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培训阵地,采取以会代训、网络课堂等形式,开展政策理论、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实用技术、村务管理及群众工作等方面知识培训。
构建村级后备干部的动态管理机制,是盘活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定期考察管理制度,对村级后备干部形成“以感情凝聚人、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的局面。另外,还要完善和强化各种监督措施,定期组织民主评议,把服务能力好、发展能力强、群众普遍认可、人岗相适的后备人选,按照选举程序选入村干部队伍,让其干有舞台、干有奔头。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